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访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廖虹宇

时间:2019-03-15 20:23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

 打通飞机产业链助力海南自贸区(港)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落地之年,也是实现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个发展目标的重要一年。

2018年4月,《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定了“发展进度表”,明确到2020年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同年10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进一步指出海南自贸试验区将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试点。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区(港)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必不可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廖虹宇带来了两份相关建议,从打造国际飞机租赁中心和打造全球航空维修中心两方面,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发展建言献策。

打造全球航空维修中心

推动人员、物流、资金、信息有序流动

“今年我带来了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关于推动海南自贸区(港)打造国际飞机租赁中心,带动海南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第二个是《关于打造全球航空维修产业高地,提升海南自贸区(港)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建议》”。对于提出这两份建议的原因,廖虹宇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海南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自贸区(港)。根据我的调研,航空维修产业以及飞机租赁产业非常符合这种建设需要。”

在廖虹宇看来,航空维修产业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序推动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在人员方面,航空维修是高端服务产业,这个行业吸引和需要的人才都比较高端。在物流方面,航空维修需要很多精密设备和仪器,这些高端设备的进出势必会推动自贸区(港)的物流自由进出。在资金方面,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到,在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方面,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全球维修等业态的发展。既然是全球研究中心,那么其业务既不只是海南的,也不只是中国的,一定是全球的。在承接全球业务的过程中,就会推动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换和自由进出。”

在廖虹宇看来,对于海南省来说,航空维修产业不仅符合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建设要求,而且还是一个能落地、有未来的高端服务产业。在为撰写议案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廖虹宇发现,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2019年全球航空维修业的产值为819亿美元,到2029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1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5%。在中国,航空维修业同样是一片蓝海——相关预测显示,2019年~2029年,该行业产值将从72亿美元增至1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6%,可谓是全球民航维修业最增长活跃的市场。

目前,海南省在航空维修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最新数据显示,海南省航空维修业的产值约为3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约12%。“未来,随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加快,全球客货飞机在海南起落将更加频繁,航线网络将更加密集。由此可见,航空维修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廖虹宇说。

据悉,目前海南地区的航空维修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相关内容被纳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方案明确,在监管创新方面,将研究支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两头在外”的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在经济创新方面,将取消船舶(含分段)和干线、支线、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外资股比限制。

面对蓄势待发的航空维修产业,廖虹宇认为,切实推动产业发展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考虑。“比如说,开展保税维修需要依托‘境内关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然而海口美兰机场并不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仅如此,由于海口保税区离机场较远,不便开展飞机维修业务,因此我建议国家海关总署支持在海口美兰机场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以便于开展全球飞机维修业务”。除此之外,廖虹宇还表示,考虑到航空维修是一个高投入、高门槛的产业,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够在税收优惠和资金占用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访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廖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