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青岛空管通过绩效差异化 发挥制度驱动作用

时间:2019-02-22 19:11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中国航空网

 

在空管系统,管制业务是核心业务,也是最主要的业务,直接面向航空公司提供空管服务。而承担管制业务的管制队伍,无疑是最关键的队伍。建立起一支能担重任、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管制员队伍,是实现空管持续安全、顺畅目标的关键,也是空管系统各运行单位的一项最基础工作。这些年来,青岛空管站抓住管制员绩效管理这一关键,坚持问题导向,从运行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打 造 公平、公 正 的 绩 效 分 配 体 制 ,一些主要的经验和做法,走在行业的前列,为行业开展管制员绩效差异化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管制岗位绩效差异化,发挥关键制度的牵引和驱动作用

作为空管改革的首家试点单位,青岛空管站成立于2000年12月。成立之初,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安全业绩一度大幅滑坡,管制队伍人心涣散。针对干多干少一个样、不管付出多少都一个样的现状,从2006年开始,空管站开始推行收入向一线倾斜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倾斜力度,进行了绩效化管理的探索。随着绩效管理的不断改进和数据的逐步积累,适应管制运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管制员绩效方案先后进行十余次的补充完善。作为关键举措之一,管制员绩效管理的推进,迅速扭转了安全被动局面,夯实了安全基础,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和运行品质。2006年至2017年,青岛地区航班保障数量年均增长接近10 %,保障量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航班正点率在华东地区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在安全业绩上的突出表现,2008年青岛空管站获得代表空管系统最高荣誉的“安全优胜奖”;2012年、2013年、2014年,空管站又实现该荣誉的“三连冠”。

“我们安全周期的不断延长和安全基础的持续向好,离不开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其中管制岗位绩效制度的不断完善, 发挥了关键制度的牵引和驱动作用”。 青岛空管站赵凯站长如此评价。

画底线,告诉大家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2006年,面对当时严峻的安全形势,变革势在必行。当时,不只是空管内部,同所有的事业单位一样,吃大锅饭、论资排辈普遍存在。同时,空管行业又有其自身的他点,尤其是管制队伍,如何评价每个管制员的能力和贡献,是整个行业的难题。当时,要推动绩效管理,打破大锅饭,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更有思想上、认识上的不足。空管站领导坚持责任意识和问题导向,选择从最基础、最需要改进的工作入手,开始管制员绩效考核的探索。

首先,选择从严格管理入手,通过严管重罚,告诉管制员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工作流程要求是什么。现在来看,也许要求不是非常高,但在当时,确实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一开始主要是针对纪律松懈、各项规范缺失的局面,主要的特点就是严格奖惩”。例如,工作岗位不能带手机,在实施初期,就面临非常大的阻力;通过领导带头,加严格处罚,逐渐变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如进行管制冲突联线,一方面是防范飞行冲突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确实增加了管制员的工作强度;但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却是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关键环节。面对阻力,通过适时的宣传教育,使管制人员看到面临的职业风险,以及规范操作对大家的保护,减少阻力,赢得支持与认可。

同时,配合绩效管理的推进,一系列配套制度相继出台,逐步形成了内部完善的管理规范,使“错忘漏”发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管制人员的思想、作风明显的改进,大家的全部精力引导到提升个人能力和改善团队合作上,对安全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

差异化绩效,引导大家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随着安全形势的扭转,以及整个行业航班量的快速发展,航班延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科学评价管制员的能力和贡献,发挥管制岗位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提高空域容量,提高运行效率,成为行业发展的难题。

我们的管制员是按等级划分的。只要不犯错误,就可以按年限进行等级晋升,对应提升待遇。这种设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日渐显现。按照人趋利避害的天性,大家尽可能选择不繁忙、难度小的岗位,一是犯错的可能小,二是付出的小。这样造成的后果,一则管制员技能退化,二则用严格流控控制航班,从而降低保障效率。 随着管制员工资改革的实施,管制队伍整体收入大幅增长,激励不足的负面影响更加显现。而如何精准评价管制员的能力和贡献,是进行绩效差异化改革的关键。

随着管制业务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进展,空管站积累了大量的运行数据。同时,随着科技研发队伍的发展壮大,科技介入管制运行成为可能。从2013年初开始,空管站开始探索新的管制负荷考核办法,让数据说话。经过反复的探讨和各种数据的比对,《管制员工作负荷管理系统》研发成功。系统根据通话饱和度、架次数、空域复杂度进行细化,再按照管制、监视、协调不同的席位系数进行折算,对应不同的绩效系数,从而鼓励管制员勇挑重担、不断提高个人的技能。2014年,空管站正式使用管制负荷来评价管制员业绩,用负荷小时来发放管制员津贴。统一、客观的考核结果,也为管制员等级评定及人才选拔提供了依据。一个三级管制员的绩效,由于值守负荷高的岗位,拿到的负荷绩效可能比二级管制员高;同一个管制员,值守不同负荷的管制岗位,尽管时间相同,拿到的绩效工作也不同。而由于夏季航班量大,负荷普遍高,管制员们也普遍获得比一、二季度更高的绩效。负荷系数决定的小时费标准代替行业技术等级决定的小时费标准,在行业内起到先行和引领作用。

通过绩效持续推进,健全组织文化

青岛空管站的绩效管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粗放到逐步完善,得到上级人力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上级允许地方先行先试,进行绩效管理的尝试,“工资总量额度内,相对灵活地运用绩效奖金,发挥其激励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安全保障及航班正常工作”,为青岛的管制员绩效差异化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提炼、规范和推广,为行业推广管制员绩效管理提供了“青岛模式”。

2018年9月26日,青岛空管站组织召开了管制津贴政策解读会,对调整方案进行解释,对管制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之前,相关部门征集了19项意见建议,使方案更加完善。根据空管系统统一要求,此次绩效调整向夜班执勤较多、未出现无后果违章、工作业绩较好的管制员倾斜,这也与空管站长期以来坚持的激励理念一致。同时,针对以负荷小时代替执勤小时,核发的负荷小时数大于实际执勤小时数的状况,空管站方案调整为以实际执勤小时数核定管制津贴额度,以负荷积分作为管制津贴分配的加权系数,使方案更加完善。

而之前的2010年、2016年、2017年系统管制员津贴的调整,主要是小时津贴的提高,青岛空管站对应的进行负荷小时的调整,既满足系统的统一要求,在操作上更加精细。

在持续推进管制员绩效改革的同时,青岛空管站在气象、技保和机关也先后进行了绩效管理改革,形成了以季度考核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

“这些年,青岛空管站在绩效管理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尤其是绩效观念的培育,成为打造公平、公正,奉献、进取的组织文化的主要抓手,对打造全国一流空管、推动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青岛空管通过绩效差异化 发挥制度驱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