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7 14:28来源:通航在线 作者:中国航空
(四)搭建基于标准的法规构架 完善适航审定规章标准体系,梳理现有规章标准体系,进一步做好现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废、改、立”工作,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法规——程序——手册三级金字塔式适航法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建立相应技术标准,充分利用企业技术标准作为规章的技术支撑,成立工业部门参与的适航标准委员会。加大支撑适航审定标准制定的技术研究力度,创新通用航空和无人航空器系统适航管理政策,提升自主制定适航审定规章标准的能力。 (五)构筑基于需求的系统布局 为更好的服务航空工业发展,根据目前我国航空工业的分布和需求,统一规划审定系统布局,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切实结合工业需求,系统内根据原有功能设置开展地域化管理探索,以便更加高效的服务航空工业审定实际,节省管理成本。创新适航审定管理机制。建立推广适航审定办公室模式,深化审定与工业部门合作,探索新的审定机制。 (六)建立基于目标的激励机制 完成适航审定系统从顶层架构、职责、资源、管理、改进等方面的流程再造,持续完善审定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整个系统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工作。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强化队伍工作作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和完善审定人员的奖惩制度,争取相关政策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一线审定人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适航司作为民航局适航审定业务主管部门,要全面规划系统健康发展,指导规范审定业务。各系统单位部门负责同志要增强大局意识,统一思想,提高战略格局,敢于担当,确保责任任务落实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