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8 10:35来源:科技导报 作者:中国航空
|
3)网络化分布式作战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作战技术的核心思想是不再由当前的高价值多用途平台独立完成作战任务,而是将能力分散部署到多种平台上,通过网络将多个平台连接在一起,形成能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的装备体系,共同完成作战任务。为实现网络化分布式作战,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已启动多个研究项目。预计2035年前,网络化分布式作战将得到广泛应用,并将对未来空中作战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4)机载定向能武器技术。在激光武器技术方面,根据美国空军机载激光武器的发展路线图,2022年将使用 F-35战斗开展功率数 10千瓦的激光武器演示验证;2029年后将为第五代战斗机研制功率在 100 kW级的机载激光武器。在微波武器方面,美国空军已经于2012 年 10 月完成“反电子高功率微波导弹专项”(CHAMP)的首次技术演示验证试飞,预计 2035 年前,配装高功率微波战斗部的巡航导弹将装备部队。
5)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技术。该技术可根据不同的飞行任务特点,通过改变发动机工作点热力循环参数,满足不同飞行任务的工作需要。2016年 6月 30日,美国空军向通用电气公司和普惠公司同时签订“自适应发动机验证项目”(AETP)合同,计划2021 年完成整机试车。预计在 2035年前后,美军的下一代战斗机和F-35的改进型飞机都将采用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6)纳米技术。该技术是指纳米级(0.1~100 nm)材料、设计、制造、测量、控制和产品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纳米元器件、纳米机电技术等,这些技术对提高航空器的强度、减轻重量、改善隐身性能、融合传感器、提高机载系统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
7)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颠覆了以切削加工为主的传统制造流程,可大幅度降低工装需求,减少材料消耗,缩短工时,并可制造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新颖零件和复杂结构,从而引起产品在设计和制造上的重大变革。目前,航空增材制造的研发重点是直接激光制造(DLM)、选区激光烧结/熔化(SLS/SLM)、电子束熔化(EBM)、熔融沉积成形(FDM)和喷墨沉积(包括黏合剂喷射)等技术。预计在 2035年前,大型金属承力构件、发动机金属热端构件、陶瓷和复合材料构件都将可以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制造。
8)超材料技术。通过人为设计微结构单元及其排列方式,超材料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某些超常物理性能,例如:负折射、反多普勒效应、反常光压等。利用超材料,可以对电磁波、光波、声波的传播方向进行控制。2017年 8月,美国普渡大学开发出一种石墨烯-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轻质、耐火、强度高、弹性好、导电和隔热性能优良的特点,可用于飞机传感器和热防护系统。国外研究超材料在隐身、雷达罩、宽频天线、光学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已取得明显进展。预计 2035年,超材料将在下一代航空武器装备上应用,使飞机的性能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