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山西一滑翔伞爱好者迫降过程中坠落 不幸遇难

时间:2018-12-13 20:23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中国通航网

 

 
网络图片
 
“放!”“停停停!”“一点一点放!”说话的同时,还要不停调整身前担架的位置和方向,用自己身上的绳索将担架连同遇难者一同运下山,这考验的不仅是救援队员的体力、耐力和技巧,还考验着他们的胆量,因为队员旁边,就是几十米深的悬崖。
 
这一幕,发生在10日凌晨3时,太原市尖草坪区横岭村的山上。12月9日下午,山西天龙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有滑翔伞爱好者坠落在附近山上,急需救援。可惜的是,等人们找到该滑翔伞爱好者时,他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经过近12个小时的紧张救援,该滑翔伞爱好者的遗体被成功运送下山。
 
滑翔伞爱好者坠落 天龙队员紧急出动救援
 
12月9日16时37分,山西天龙救援队接到求救电话:一男性滑翔伞爱好者在迫降过程中坠落,生死不明,急需救援。正值周末,很多队员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但接到电话后,天龙救援队27名队员迅速集合,与110民警、120急救人员一起出动进行救援。18时30分左右,第一梯队的6名队员已经到达现场。
 
据打电话的“伞友”介绍,他们是一群滑翔伞爱好者,坠落的人是一名男性,今年61岁。“回头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不见了,所以只能按照最后一次看到他时的大概位置来搜救。”一位“伞友”告诉救援队员。
 
“咖啡”是最早到达现场的救援队员之一,他告诉记者,因为不确定坠落点,他们只能按照“伞友”提供的大致方向进行搜救。“第一次找到人的时候,发现距离太远,没办法接近伤者,我们只能重新找路。”因为对地形不熟,他们求助了当地一位老乡带路,据老乡说,坠落者所在位置的周围全是90度的悬崖峭壁,还会有碎石坠落,特别危险。“老乡说必须爬上一座山顶,然后再沿悬崖边绕到坠落者所在的山顶。”“咖啡”说。
 
第一梯队队员准备绕行时,刚好碰到了准备上山的第二梯队,于是两队人马一起上山搜救。“第一梯队主要是探路,第二梯队是携带各种装备,比如救援绳索、照明设施等。”“咖啡”说。
 
找到坠落者 遗憾的是已无生命体征
 
即使有老乡带路,上山的路也不好走。因为山上没有路,先锋队员需要拿着军铲、钢锯,披荆斩棘,并靠着头灯、手电筒的光线找寻往南边走的通道。好几名队员的衣服都被荆棘的树枝划破后,他们终于找到一条通往隔壁山的小路。
 
说是路,却是一条充满了危险,而且很难通行的路。小路左手边是50多米的垂直悬崖,右手边是杂树丛生的峭壁,路只有一两尺宽,却堆满了干枯带刺的树枝。虽然队员们都戴着头盔、护目镜,但杂乱带刺的树枝总会时不时地在脸上划上一道。而且,在他们上山过程中,不断有落石顺着脚下踩的小路往下滚动。为了保证安全,队员之间要间隔两到三米距离,互相照应着缓慢前行。
 
其实,在救援队员到达之前,“伞友”们已经开始自发寻找坠落者了,并很快找到了坠落者所使用的滑翔伞,但一直到20时左右,才找到坠落者。当救援队员到达现场时,“伞友”们已经用随身的装备对坠落者进行了简单的保温处理。但据救援队员观察,坠落者肢体严重变形、胸骨塌陷,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坠落者已经没有脉搏、没有呼吸、没有血压,也出现了瞳孔散大的情况,经过跟山下的120急救人员沟通后,救援队员判断,坠落者已遇难。
 
带着遗体下山 给逝者最后的尊严
 
“我们要把他带下山,给他保留最后的尊严。”知道坠落者的情况后,救援行动的总指挥黄刚和队员们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在做这个决定后,有救援队员回忆起自己看到过一部叫《岳》的国外山地救援电影,电影里,救援队处理遇难者的方式是直接将遗体抛下山崖,以降低救援难度。但天龙救援队的队员们不愿意这么做。为了避免对遗体造成损坏,也出于对遇难者的尊重,对专业精神的坚守,他们要按照对标准伤员的搬运和转运方式来对遇难者进行转运。
 
话是这么说,可是谁都知道,负重上山容易,抬人下山难,何况是带着担架抬人下山。“这其实是增加了难度。”“咖啡”说,因为按照对待伤员的搬运和转运方式来,就意味着在搬运和转运途中需要尽可能保持担架的平稳性,不能出现大幅度的动作和震动。而在上山的过程中,队员们就发现回程是不能按原路返回的。“因为山上地形太复杂,到处都是悬崖峭壁,路最窄的只有几十厘米。”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携带遇难者遗体通过峭壁小路,很容易发生意外,导致救援人员与担架都坠下悬崖。
 
经过商讨,队员们一致决定,由“咖啡”带着遇难者遗体,以搭建绳索系统的方式来运送遇难者下山。此时,已经是9日21时左右。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山西一滑翔伞爱好者迫降过程中坠落 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