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李刚:飞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机的英雄

时间:2018-11-22 21:22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中国航空

在军校的课堂上,李刚曾了解到我国试飞领域走过的艰辛历程:1956年,试飞员吴克明驾驶歼-5飞上蓝天,中国有了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1960年,歼-6试飞时,没有加油车,机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只能用脸盆、铁桶等给战机加油……

试飞前辈曾讲过,上世纪90年代初,到国外学习时,外国试飞同行对中国试飞员傲慢地说:“中国也有试飞员吗?你们的飞机都是仿制的,要试飞员干什么?”

李刚庆幸自己赶上一个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好时代,能够飞自主研制的先进战机。“过去几年飞一个型号,现在一年飞几个型号。” 虽然有歼-20首飞之功,但李刚依然认真对待每一项试飞任务。“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他的人生准则。

“一架飞机列装部队是很不容易的,中间飞了好几千架次。”李刚说,从2011年首飞歼-20验证机,到2014年首飞原型机,再到今年年初正式列装作战部队,歼-20历时7年走完了从首飞到技术鉴定再到列装部队的完整过程。

自2011年以来,李刚一直担负歼-20技术型号负责人,带领试飞团队完成了歼-20测试工作。

“歼-20的很多新技术,我们国家都是第一次采用。”李刚说,“短短这么几年,完成这么大量的试飞任务,这么快装备部队并形成作战能力,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飞,一直飞到不能飞的那一天”

很多国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名试飞员把一架新型战机第一次飞起来,这个试飞员就可以光荣退休,国家一辈子养着他。

歼-20飞起来了,李刚的试飞员之路却没有止步。每次飞行任务,他总是理着整齐的头发,穿着亮皮靴,戴着雪白的手套,一副干净利落的模样,时刻保持精神焕发的状态,举手投足间表现出对飞行的热爱。他常说:“飞行员必须要有适度的兴奋感。有这种状态,才会飞得更好。”

事实上,李刚也曾经历过不少人生抉择。世纪之交,李刚所在部队进行人员调整,摆在他面前有两种选择,或调到其他部队,或退役进入地方航空公司工作。到其他部队,意味着已过而立之年的李刚很快崭露头角。到地方航空公司,意味着更好待遇,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

“祖国选择了我们,我们就不能再选择别的。有的人选择生活,有的人选择利益,我选择去追寻生命的意义。”李刚选择进入试飞部队,当一名新兵,从头学起。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参与完成了歼轰-7、歼-10、歼-11B等20多个型号飞机的科研试飞任务。

危险如影随行,体力脑力消耗巨大。有人问他当试飞员亏不亏,李刚毫不犹豫地说:“不亏,我深深感到作为空军试飞员的自豪。因为我仍然能够飞行,而且是飞我国最先进的战机。”

这些年,空军推进实战化训练,急需培训一批尾旋教员,李刚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来到部队。为了尽快把尾旋教员带出来,他往往是一天飞几十个尾旋,到了晚上累得身体像散了架。到了第二天,面对学员,他又是精神抖擞的模样,别人劝他不要“这么拼”,李刚却说:“部队的需要,就是我们试飞员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飞,一直飞到不能飞的那一天!”这是李刚及空军试飞员英雄群体共同的心声。如今, 50多岁的李刚仍然坚守在试飞一线,如果任务需要,他还会一直飞下去。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李刚:飞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机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