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李刚:飞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机的英雄

时间:2018-11-22 21:22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中国航空

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模拟、试验和调整,李刚和同事们发现并解决了飞机操纵系统设计上的缺陷,还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

李刚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赢得了杨伟的信任。按照国际惯例,新机的试飞员手册都是由设计人员和试飞工程师编制的。杨伟决心改变惯例,由试飞员和科研人员一起编制试飞员手册。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李刚几乎天天泡在飞机里,熟悉歼-20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仪表和每一个设备的性能。每一个试飞科目和动作,他都反复琢磨,形成肌肉记忆,从理论到思维,从技术到身体,为歼-20飞行做好充分准备。

李刚说,座舱布局对一架飞机非常重要。歼-20的座舱设计,被李刚称为是“最好的办公室”,其成功之要诀,在于杨伟带领试飞团队的深度参与。

“杨伟给我们发了很多空白的座舱图,给了好多电门开关的小图片,让我们自己去体验,把相应的开关贴在自己认为合理的位置上。”李刚说,如果大家都贴在一个位置上,说明意见一致;不一致,就开会讨论。

在李刚的印象中,这样的讨论至少经历了五轮。“最后,所有的座舱布局都是一个协调的结果。”

从试飞团队画出来的一张张图纸,到木头座舱,再到金属座舱……设计师与试飞员一遍遍对接,对细微之处的精益求精,终于打造出中国最好的战斗机座舱。

“历时7年歼-20实现从首飞到列装部队,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报告,高度×××米,发动机停了。”

“改出,改出,高度×××米,看速度进行空中启动。”

“转速上升,起来了。”

……

这是李刚与塔台指挥员的一段对话,看似平常,实际上每一秒钟都处在生死边缘。李刚在试飞某型战机时,发动机突然空中停车,他果断处置,使飞机安全返航。

“当危险不期而遇时,谁都紧张,但试飞员必须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危险动作、异常情况,老试飞员要坦然、新试飞员要淡定。”这样的“生死关头”,对于像李刚这样的老试飞员来说,已经司空见惯。走下机舱,李刚一脸平静。

但是,面对险情,李刚身边的许多战友,再也没有回来。

“面对危险,我的战友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保住飞机和试飞数据,不到最后关头不会跳伞。我们不仅要记住功成名就的功勋试飞员,更要铭记那些血洒长空、用生命铸就中国战鹰腾飞航程的铺路人。”回忆起牺牲的战友,李刚一脸严肃地说,试飞不仅是在践行他毕生的追求和信仰,更是在完成战友的遗志,实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蓝天梦想。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李刚:飞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机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