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被拆解后却击落了F15战机,米格29终于在地面实现了空中的梦

时间:2018-09-29 18:47来源:晨曦军情 作者:中国航空

提起米格-29,相信网友们都不会陌生。米格-29诞生于大名鼎鼎的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因为在冷战中,苏联对外出口的战斗机大多为米格系列,因此,“米格”也被作为苏联的象征。所以,西方的军事家们给米格-29起了一个“支点”的绰号,意思是米格-29是支撑起苏联空军防空天幕的那个“支点”。由此足见西方对米格-29的重视。

 

 

不过,米格-29也确实有傲人的资本。首先,作为苏联时代设计的最后一代战斗机,米格-29堪称是米格家族的集大成者。米格-29的气动采用了圆滑的翼身融合技术,并配以大边条翼设计,以及全动襟翼,机身放宽,两台发动机分开布置,这样整个机体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升力体。全机40%的升力由翼身融合体产生,前苏联飞机设计师们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米格-29使用2台克里莫夫设计局设计的RD-33型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5.04吨,加力推力8.3吨,米格-29正常空战状态(机内半油,带2中2近四枚空空导弹)时推重比为1.086,略高于F-16战斗机。

 

 

虽然米格-29是按照前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的需求设计,主要用于替换米格-21和米格-23,所以米格-29的一个标志就是“腿短”。作为双发的中型三代机,米格-29航程仅2100千米(早期型),作战半径仅500-600千米,为此甚至还赢得过“机场保卫者”的绰号,不过从米格-29M以后的型号,已经完全重新设计了机身,取消了原先米格-29背部的减速板,做成一个整体式油箱,让米格-29的航程一下子增加到约3500千米,作战半径1200千米,达到了三代机的普遍水平。

 

 

由于苏联的电子工业技术水平一直落后于西方(至今如此),所以苏联的设计师们为了能够更好的抗衡西方战斗机,在米格-29上装备NO-19型雷达的同时,还装备了一套IRST装备,在必要时,米格-29可以关闭雷达,完全依靠前视红外装置被动侦查敌方目标,做到完全的无线电静默。因此,后来的东西方战斗机,无论是F-22、F-35还是歼-16、歼-20……都在雷达之外加装了IRST系统,用于加强自身的作战能力,这方面俄式战机算是领了个潮流。1989年两德统一后,美军就曾经用自己的F-16和当时东德空军的米格-29进行多次模拟空战。模拟空战结果显示:米格-29总是能比F-16更快的抓住目标并先敌开火。有美国空军的高级将领们观摩演习后承认,米格-29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

 

 

在实战中,米格-29也曾经有不错的表现。米格-29最早曾经参与过1979-1989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曾经击落过多架当时阿富汗游击队掌握的苏-22战斗轰炸机。在海湾战争中,米格-29也曾经有过击落1架美军B-52G轰炸机和1架英军“狂风GR1A”侦察机的记录。不过在此之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无论是对阵F-16,还是同门的苏-27,米格-29似乎都难逃被击落的命运。一直到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时,俄罗斯空军的米格-29曾经击落了1架格鲁吉亚的苏-25攻击机,大概算是结束了米格-29那段“倒霉”史。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被拆解后却击落了F15战机,米格29终于在地面实现了空中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