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专家分析|通航为什么“飞得不多” ?

时间:2018-09-21 14:57来源:今日民航IFLY 作者:中国通航

 

在通用航空航行情报方面
民航局下发《关于开展通用航空情报服务工作的通知》,推动通用机场航空情报原始数据收集工作、开展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工作,并规定相关工作截止时间。旨在逐步建立完善通用航空情报服务体系,全面提升通航飞行服务保障能力。
 
在通航气象方面
民航局明确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低空气象服务,丰富气象信息共享与服务大数据平台,强化平台的产品供应和服务能力,提高气象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及时性,提高低空天气预报预警的水平。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气象情报产品和服务流程。
 
 
在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方面
民航局空管办发布《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对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布局和功能定位、建设目标、运行管理等做了系统性部署,并明确提出服务保障单位设立要求、设施设备要求、人员资质管理要求、运营前符合性测试评估、运营服务要求等。
 
 
试点探索在推进
 
“十三五”以来,为破解起飞难题,提升飞行便利性,各地区开展了不同类型的通用航空运行保障试点探索。
在华东地区管理局在推动下,华东通航服务中心已于2018年5月15日试运行。按照政府指导、授权实施、企业落实的试点思路,明确各方职责和责任主体,发挥各方优势,各司其职、协同推进。中南地区管理局制定发布了《中南地区飞行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飞行服务站分类标准和功能、申请流程及要求、符合性检查评估要求、设施设备、人员培训、运行监管等内容。
 
 
西北地区管理局先后开展通用航空低空空域监视与服务试点和陕西省无人机物流配送经营活动试点,制定了《西北地区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系统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飞行服务站系统功能、系统机构与职责、系统分类与配置、系统人员要求、飞行服务站设立、飞行计划申请和受理、运行管理等内容。
由于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灵活多样、作业跨度范围广、审批部门多,“十二五”阶段试点已经证明,隔离、孤立的空域试点难以取得显著成效,无法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经验。因此,近年各地出现省级政府主导的新一轮低空空域改革与试点,例如海南、四川、浙江、江西等,通过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低空空域运行规范、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审批机制、部署飞行服务站、研发机载及地面设备、构建航空气象及航行情报信息库及推出相关服务产品、制定人员培训和运行维护标准体系,实现省内通用航空顺畅、高效飞行。
 
 
综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以构建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网络化为核心
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涉及低空空域运行规范、系统功能架构、设施设备、运营维护、标准体系、资质培训、补贴等诸多方面,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强化顶层设计,同时需要注重地区管理局、通航企业、通用机场、研发制造单位的密切配合,明确责任义务,统一接口标准,构建飞行服务保障网络化体系,实现统一运营与维护,将对通用航空运行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以推动通用航空运行省域试点为突破点
省域通用航空运行试点将成为未来低空空域改革试点重点方向,通过突破省域低空空域划设、军民联合审批机制、飞行服务保障、运营维护、补贴培训等,打造通用航空运行省级样板,固化点经验,进而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进,将极大推进通用航空进一步跨省域、跨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顺畅运行。
 
以推动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发展升级为目标
通用航空“飞得多”将大大提升通航企业、通用机场运营能力,提升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推进监视、气象、目视航图等相关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将为行业导入更多流量与资本,形成行业发展良性循环。进一步紧密结合互联网经济特点,势必涌现出大量全新运营模式,推动通航步入“大数据”时代,带来监管、运行、运营、保障、技术的全面创新,促进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不断发展升级,也将对通航运行保障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专家分析|通航为什么“飞得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