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6 18:24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作者:中国通航
日前,波音公司宣布将在波士顿设立新的研发中心,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无人驾驶飞机。从波音此番动作来分析,无人驾驶领域的三大发展趋势呼之欲出。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无人驾驶热潮的持续升温,不仅汽车产业开启了智能化变革,航空领域也加速向这一趋势靠拢。 目前,世界通用航空产业面临全新发展机遇,飞行汽车等科技新热日益兴起,空客等传统巨头及一众初创企业纷纷投入前沿技术研发,试图在无人驾驶飞机等领域获得主导优势。作为全球最大飞机制造商之一,空客的老对手波音公司显然不想落于人后。 近日,据外媒报道,波音宣布将在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设立新的研发中心,专注于设计、制造和测试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该研发中心将由波音公司工程师及其2017年收购的极光飞行科学公司员工组成。并且,波音还计划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合作。 窥一斑而知全豹,虽然波音的重点是无人驾驶飞机,但是其此番动作依然体现了无人驾驶领域当前的整体主流趋势,即重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积极开展投资并购、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等。 重视无人驾驶技术研发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已经成为全球交通领域的发展新方向,包括了汽车、船舶、飞机等产业。各国均将无人驾驶视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场景,因而对于这一领域的布局十分积极。眼下,无人驾驶汽车蓬勃发展,无人驾驶船舶进展迅速,以飞行汽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飞机也日益走向商用。 为了争夺市场话语权,率先实现规模化商用,包括谷歌、百度、通用、丰田、空客、波音、罗尔斯·罗伊斯、博世等科技公司、汽车制造商、飞机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内的一众巨头,都大力投入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测试,分别在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船舶等领域展开全面布局。 仅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来看,谷歌兄弟企业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里程已经突破800万公里,技术水平与成熟度在业内首屈一指;据最新数据显示,德国博世拥有950余件自动驾驶专利…… 积极开展投资并购 随着入局“玩家”越来越多,技术发展趋于成熟,商用日期愈发临近,各大巨头迫切希望掌握更多行业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加快技术研发,从而获取竞争优势。除了依托自身原来技术基础外,财大气粗的巨头们几乎都采取了“买买买”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