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08 09:36来源:e起飞民航交流平台 作者:中国航空
起飞之前延误俩 ,60、210不超过 还是看图吧!
![]() 七天值勤期不能超60小时,一个月值勤期不能超过210小时,这是对“延误俩”盖了帽。
![]() 年限900,月100,大家懂的。 后面新加了一个限制:每个月的值勤时间不能超过210小时,然后每7天的值勤时间不能超过60小时。这是一个新的政策,把值勤时间的这个上限给卡死了。限制值勤时间上限——这是疲劳管理的一个新举措。这一条以前是没有的,可以看出比较以前单纯地限制飞行时间上限更科学。 ![]() 补充说一下,原来的值勤时间是卡的飞行小时,每个月100飞行小时,这个没变化。 客舱全要严把,标配14一顶俩 这里的意思就是客舱现在的值勤期也是一样的。 标配的最低人员配置所对应的最长值勤期是14个小时,而每增加一个乘务员,值勤期增加两个小时。这条跟以前实际没有变化。
年限千一月一百 ,230、70妥安排 乘务员每个月的值勤时间不能超过230小时,每7天的值勤时间不能超过70小时。 原来的每7天40小时的飞行时间限制取消了,用限制总值勤时间代替,这跟飞行员的疲劳管理保持一致,更新的重点在于值勤时间管理,而不光光是卡飞行时间了。
这里的意思是说每任意7天里面,必须有连续的48小时休息时间。这个时间,在当初R3版本里面是48小时,到了R4版本里,为了向运行妥协,降到36小时。现在的R5版更新,为了更好地保护休息,又把它恢复到了48小时。 也就是说我们常提的卡36以后就不会有了。 ![]() 这是说,你每次飞行之前,必须要有足够10个小时的连续休息期。 另外,对于跨越6个或6个小时以上时区的飞行,飞完了以后必须要休够48小时。
![]() 公司要建系统,不只是排班系统,还要建设闭环的检验系统,进一步说还有疲劳管理系统,需要纳入安全管理体系SMS,才能做到安全风险和运行大数据大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