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1 10:56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中国航空
面对空客与庞巴迪联手,波音公司肯定不会甘拜下风,因为它深知未来窄体机市场的蛋糕有多大。波音公司已经发布2017年市场预测,指出在未来20年内,全球航空市场将需求29530架窄体式客机、9130架宽体式客机,窄体机需求是宽体机需求的3倍多。因此,未来若干年内,波音公司必定会加大投入,提高窄体机研发速度,增加单月生产量,与空客一争高低。
隔岸:中国客机要过三道关
![]() 客观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担负中国客机制造重任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商飞),要想进入窄体机生产市场,并且谋求一席之地,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技术研发是第一道关。众所周知,研制大型客机不像造车造船,它需要巨额经费、顽强毅力和高尖技术。庞巴迪研制C系列耗费10多年时间、60多亿美元,几度胎死腹中,差点拖垮了总公司;空客更新A320、波音升级B737,都是在五六年以上。中国商飞从零开始,历经十年研制出C919,并成功试飞,充分显示了研发人员的效率和毅力,但是未来完善升级、丰富机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际认证是第二道关。飞机制造出来试飞无误后,只能算是过了技术关,能不能交付航空公司、批量生产,还需要取得国内外航空管理部门的认证。美国和欧盟拥有自己的认证标准,并且被绝大多数航空公司认可,因此获得美国和欧盟航空认证,对于中国C919开拓海外市场至关重要。近期,中国分别和美国、欧盟进行了适航协定的签署工作。
行业竞争是第三道关。从波音市场表现来看,欧美飞机巨头对后来者的限制和排斥必将不遗余力。波音为了和庞巴迪争夺达美航空的订单,允诺给予每架飞机高达2500万美元的折扣;谈判失败后,迅即向商务部提出诉讼,最终推动美国宣布对庞巴迪C系列征收高达300%的惩罚性关税。波音对庞巴迪的“痛下杀手”,充分反映了飞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商飞作为后来者,也必将受到飞机巨头的“特别关注”。
中国商飞的合理立足之道,恐怕是先快速积累技术优势、丰富产品类型,力求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未来20年内,中国对窄体机的需求占全球需求市场的18%左右,俄罗斯对窄体机的需求占全球需求市场5%左右,中国商飞通过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合作,如能占据这两大市场,即使不能获得美国、欧盟认证,亦能维持基本运转。等到形势成熟后,再利用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以及中国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国的友好关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或许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突围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