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30 21:14来源:网易航空航天 作者:中国航空
这是微博网友@彭栋梁-GAVIN的真实经历。去年他乘坐新加坡航空SQ948航班从新加坡飞往巴厘岛,途中在小桌板上正常使用电脑。没想到前座一位外国女乘客突然调节座椅靠背,啪的一声,电脑被挤碎了。前座乘客认为自己正常使用靠背,没有责任。航空公司表示先换座,随后会对此进行处理。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坐飞机时都会遇到与前座斗智斗勇,解决座椅靠背调节的问题。 一名资深空姐表示,已经不止一次目睹成年人们为了几英寸的空间而大打出手,导致航班接二连三备降,乘客被拘留或者约谈。 接近90%以上的乘客认为,调节座椅靠背是自己的权利,航空公司也默许,不然座椅也不会被设计成可调节的。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人觉得调节幅度只要不影响后座的乘客就好。 大部分航空公司在飞机滑行、起飞和降落过程中明确规定乘客必须调直座椅靠背,但在飞行过程中用餐、颠簸时只是“建议”调整,未做出明确规定。 随着乘客怒气增长的,还有越来越拥挤的客舱。 飞机虽然越来越先进,但乘客的腿部空间却越来越小。美航接收全新737MAX后,决定将座位间距再缩小1英寸至30英寸(约76厘米),以增加10个经济舱座位。另外还有三排的距离只有29英寸(约73厘米),乘客的腿部空间足足比之前737-800少了5厘米。 此前,美航波音737-800客机座位间距为31英寸(约78厘米),与达美航空、西南航空相同。座位间距再次缩小后,美航已经几乎要和精神航空和边疆航空等廉价航空平起平坐了。 乘客不愿背锅,航空公司又推波助澜,这怎么破? 最近,两位来自美国的律师提议“花钱买特权”。建议航空公司将“座椅调节”变成一项有偿服务。乘客想要调节座椅靠背,得给钱!想要阻止前座调节座椅靠背,还得给钱! 为了证明这个提议具备改变整个人类乘机体验的潜质,两位律师在网上发起一项全民调查,乘客到底愿意用多少钱来捍卫自己的空间。 调查显示,前座乘客平均愿意出12美元(约合人民币82元)购买调节权,后座乘客则愿意加价30美元(约合人民币206元)阻止他们。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