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27 19:49来源:未知 作者:航空网
还有一个观点,马总讲到现在有去枢纽化的倾向,刚才廷塞斯先生已经讲到了,在中国的二线和三线机场已经飞了不少长航线、远程航线,而且据了解飞得还不错,客座率很好。有些人就担心这是短期效应,能不能可持续?所以这个问题我也想接着问一下,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市场上会发生所谓的去枢纽化?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 第一个是有需求,让成都人去欧洲,跑到北京来坐飞机是不现实的,所以还是要做好,有需求、能做好的情况下,去枢纽化能够做到。这个议题我们就先到这儿,下面我想给高贝先生提一个问题,您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的主席,您是非常有经验的,非常了解枢纽的运行。所以从您的理解来看,您觉得政府在促进枢纽建设方面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换句话说,您是否赞同我的观点,还是说您赞同邹先生的观点,也就是说枢纽是由航空公司负责的事情;还是说枢纽不是由政府部门来负责打造的一个事情?
马崇贤 首都机场每天进出港航班达到了630多班,一半国际、一半国内,应该说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后期如果有时刻和航权放开的话,国航将一如既往地加密、加厚现有航线网络,并且增开新的航点,为首都机场打造国际枢纽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也方便旅客的中转。 同时也和首都机场联手,增强首都机场中转效率和流程的改造;去年启动,到现在已经推进到一定的程度,为旅客、行李中转效率做一些提升。同时结合机场正在进行智慧机场的建设、智能化建设,从便捷履行、过检、登记,特别是国航和首都机场信息共享,现场指挥运行效率的信息共享也正在研究中,有望今天年底到明年中转效率能够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为广大旅客提供更好的中转服务。 韩钧:马总上午讲了一个PPT,涉及到国航关于航空枢纽的认识,其中尤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要建第二机场,而且是作为国际枢纽来建,这样一个背景下,国航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加强一市两场的差异化。你引用了纽约,尤其是引用了伦敦的例子,比如说伦敦的希思罗是一个世界级的枢纽,伦敦的盖特威克关注的是休闲市场,言下之意就是盖特威克不是国际枢纽。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们北京建这个新机场,到底会成为未来北京的盖特威克,还是未来北京的拉瓜迪?到底是一个什么角色?您怎么看? 马崇贤:首先我觉得什么是枢纽?我们现在似乎有一点文字游戏的概念,枢纽既然叫枢纽,特别是国际枢纽,首先应该中转占到相当的比例,否则就是点对点,要不是国际到国际,要不是国内到国内,所谓凹地机场,国际中转应该达到40%以上,否则的话就是一个一般性的机场。 其次,世界级的、国际级的、国内级的、区域级的,这几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所谓世界级,最起码在全球能够数得上名,总的航班数量、网络规模、旅客运输量,或者中转客运的数能够排得上名,才能叫世界级枢纽,不能玩概念。现在国航在北京每天有630多班次,国内、国际一半;东航在上海300多班,南航在广州400多班,欧美最高的一家航空公司每天1400多班,大量的在700班到800班之间。所谓世界级,就按现在静态数据看,一天的航班量至少应该在700班左右,这就是世界有名的。 其次是国际枢纽,有国际航班,也有国内航班,有一些中转,但是不超过40%,这个可以称为国际枢纽。第三类是国内枢纽,北京现在比较典型,倒退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北京机场是国内枢纽;现在机场数量多了,直飞点多了以后,我们叫国际枢纽。 区域枢纽像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昆明,区域内十几个机场,每天往返穿梭的班次比较多,密度、厚度比较大,这是所谓的区域枢纽。所以我觉得在概念上,从实践角度来讲,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 主持人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恐怕还要有待时日来看。总结欧美航空历史来讲,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城市群或者一市两场,能够同时存在量级相当的两个枢纽。但是我们不反对,也不能说不能出现,可能会出现,为什么?规律是这样的规律,但是目前没有。 但是中国有中国市场的特点,我们市场潜力大、人口众多,也许若干年后能够出现同一城市群的两个枢纽,也不能排除这个可能,因为我们中国的国情和欧美还是有所区别的,但那是未来的事情。最起码在今天,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业内人士来说,我们并不希望,因为这是资源浪费,在中国是这样,放眼到全球也有一个很重要的例子,美国所有承运人飞欧洲的美欧航线大概有143班,但是88%的航线是多家承运。 我们和美国相比来讲还属于航空比较初级的市场,最起码不那么发达,我们敢把航权全部放开吗?我不是反对放开,但是能够同一市场上多个承运人吗?这是违背规律的。这一点放到国际上来讲,还是有经验、有前车之鉴的,而且相对双边来讲也是比较公平的。 其次,不要争枢纽,关键是差异化,盖这个机场为什么、旅客是谁、客户群是谁。我们盖机场也好、办航空公司也好,是为了服务旅客而产生利润,当然还有社会责任等等,但首先你是为谁服务的,旅客是谁?围绕客户的细分去产生差异化的定位,在同一城市,或放大到城市群。我们分别区分了机场群不同的客户群,满足了不同的市场细分,我们形成城市群利益最大化,本市两场或三场利益最大化,何乐而不为呢?谢谢。 |
上一篇:面向欧洲城市群的民航新联通
下一篇:构建合理的航线网络和国际航空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