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差三秒相撞!中国民航安全周期会结束吗?

时间:2017-05-24 22:16来源:网络投稿 作者:中国航空

日到2010823日,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2102天、2150万小时,创造了我国民航历史上最长的安全周期。

  为什么这个安全周期只计算到2010823日呢?因为当年824日发生了伊春空难,机上44人死亡、52人受伤,安全记录被打破了。

  根据今年5月民航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5年全行业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10年滚动值为0.01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0.24。自2010825日至2015年底,运输航空连续安全飞行64个月,累计安全飞行3672万小时。也就是说,从伊春空难至今,中国民航已安全运行2200天以上,刷新了上一安全周期的记录。

  虹桥机场发生的这起事件属于严重事故征候,不算运输航空事故,所以目前仍处于这一安全周期内。考虑到这期间国内民航业发展非常快,航空旅客运输数量增长迅速,航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安全的弦要绷得更紧了

  但这里要说的是,航空运输安全似乎存在着周期波动的特征,也就是有一阶段事故发生率很低,而在另一阶段则可能进入事故多发期。这就像经济运行,会呈现繁荣与萧条交替发生的规律性。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王昌顺在论文《我国民航安全周期波动的谱分析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中,对中国民航近57年(1949年至2005年)飞行事故率运用谱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民航运输业在安全方面确实存在着周期波动。

  作者指出,我国民航安全形势变化中存在以3年为主的周期波动,初步分析与安全管理政策的调整和人的心理波动等因素有关。同时存在56年的次周期波动,这与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是一致的。

  “回顾我国民航的安全形势,每当民航处在较大的管理体制和其他方面变革时期,飞行安全形势就比较严峻,飞行事故的波峰就容易出现。主要是旧的指导思想被打破,而新的指导思想、飞行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还没有完全理顺,即使建立起来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对新政策的理解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宏观科学的安全管理政策的稳定性对延长安全周期和保证飞行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这项研究颇有意思,既总结了过去几十年国内航空运输的安全状况,又指出了航空安全与宏观政策、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关系。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差三秒相撞!中国民航安全周期会结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