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通用航空 >

充满“坑”的中国通航产业 如何入坑而不被坑?

时间:2016-02-29 16:28来源:中国通航网 作者:刘嘉芳


 中国通航产业最近两年来可谓在媒体领域越来越火,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在通航产业中“蓬勃发展”,甚至在去年,深圳一家公司打出口号:“投入100元,让你实现通航梦”!繁华尽处肯定是落英无数,更何况中国通航还没有繁华过!

  近日,中国民航局的飞标司发布了《2015年通用和小型运输运行概况》得知,目前截至2015年12月31日,我国有200多家实际在运行的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从业飞行人员2830名(含中国籍飞行员2732人,外籍飞行员98人),航空器1434架(这里应该是没有包括中飞院的飞机吧)。

  现在,2015年度的通航总飞行小时还没有官方公布,不过2014年度总飞行小时为67.5万小时,而飞机总数量这两年变化不大,而且根据一年来通航产业的很多公司营运情况,2015年度总飞行小时数量就算增长10%也就是70多万小时。从这些数据而言,估计通航产业的从业人员会觉得阵阵寒意,此时估计不少人又意淫其美国通航每年两千多万的飞行小时吧,按照中国飞行补贴那可是肥肥都的诱惑。

  谈起通航,大家言必出美国通航如何如何,中国的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差不大,人口还是美国的数倍,富人绝对数量也是远远超过美国,因此包括本人也觉得中国通航产业未来前景巨大,会有一天这个产业会爆发式增长,会制造很多财富神话;然而这个时间点,我相信对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个谜,所以目前的中国通航产业,充满了“坑”,具体会有以下几个典型的“坑”,希望一起探讨探讨,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第一个大坑,通航产业的生态圈还不具备,坑你无处不在;

  从政策、制造业、机场、空域、通航公司、市场、飞行、维修、航务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可以说通航产业在目前的生态圈还极其畸形。

  由于通航涉及层面太多,从发改委、税收、海关、空军、民航局、政府等其他机构,都是目前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对普通的通航民企而言,几乎每个层面都是把握企业命脉的地方。

  我们业界都喜欢与美国通航状况作对比,从数据上面是还不及美国的10%;其实从生态而言,那是质的区别,几乎就是有与无的区别;比如购买飞机,尤其是进口飞机,不仅仅还需要指标,而且飞机的税费高达20%多,买一架一个亿的飞机,税费2000万,这可以养活多少小通航企业?飞行驾照培训的价格,美国只要区区十万人民币足矣,而在中国没有二十万下不来;机场使用费一次在中国价格不菲,而在美国通航机场使用费近乎零;尤其在空域方面,美国的开放度达到80%以上,通航飞机基本上想飞就飞;因此在通航市场价格方面,可以想象中国目前的价格肯定是美国的数倍,普通潜在顾客谈价色变,没有健康市场存在,谈何生态?

  第二个大坑,先来占坑(买2架飞机、成立通航公司),坐等通航产业爆发式增长时机;

  所谓君子先谋而后动,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巨大的机会,所以提前布局,希望在未来机会来临时会有先发优势。殊不知十年前就已经有很多资本已经如此而为了,而且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真希望业界有这样一部通航发展史,看看曾经的民间资本进入通航的历史,要是可以写出来的话,绝对是一部资本血与泪的历史,因为这样的剧本,目前依旧在很多通航企业里面上演。先谋而后动的,除非你有烧不完的钱,要知道维持一家通航公司的正常营运需要多少成本吗?购机成本、专业团队人力成本、作业成本、维护成本等等在没有多少市场销售的情况下,现在200多家通航公司,能够活得比较滋润的还是原来具有传统业务的国企通航,不仅仅有一定的业务保障,而且还可以获得不少国家补贴。而没有多少固定业务的民企通航,飞行小时每年少得可怜,绝大部分还处在烧钱状态,易主事情层出不穷,说起来都是泪。

  第三个大坑,互联网+通航、资本运作玩通航等通航新业态,没有通航市场支撑、没有通航产品销售都是水中月亮;

  不得不承认,我们中国玩通航也不断创新:没有机场没关系、没有飞机没关系、没有专业人员也没有关系,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航空俱乐部已经开始百花齐放了,什么P2P、互联网、通航金融等等,热热闹闹的搞过不少活动。然而这些表面上热闹,其实专业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没有实际性的通航公司、没有飞机、没有专业团队的所谓通航新业态,大部分都是在玩空手套而已。有些在忽悠一些不懂航空的当地政府,希望拿到政府的资源如政策、地皮、资金扶持等;有些在忽悠一些不懂航空的投资机构或者个人,总体而言就是圈地圈钱。

  目前,在中国通航界至少有三个脊梁在支撑:

  第一就是以中航工业、AOPA为代表的传统国家队,他们有资金、技术,也有政策和业务支持,其中以中航旗下的数个通航企业在林左鸣老总的总体战略规划下,瞄准了未来中国通航霸主的位置而不断创新和开拓;

  第二个脊梁就是大量在默默艰难经营的民企通航,他们是中国通航产业的新时代的践行者,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寒冬里盼春风。这些民企通航创始人,大部分飞行或机务等专业人士背景,作为乐观决策者们,他们进来了,现实虽然不乐观,但是他们依然乐观看待明天;

  第三个脊梁就是无数对航空热爱的民间人士,他们或者自己研究和制造飞机,或者购买和组装飞机自己玩,这群人的航空器有些没有合法的身份,有些甚至自己还没有飞行驾驶执照,不过这些人士对于航空的热爱、对于飞天的梦想足以令专业人士而折服;

  当然,目前还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以国家大专院校、专业机构等为代表的专家教授团队,他们或者在献计献策贡献智慧,或者有些直接跨入通航前沿成为时代的践行者。以上都是中国通航产业的推动者,虽然步履艰难,黑飞不断,不过都已经在路上,在空中。

  下面,还得谈谈乐观的事情,因为本人也是对中国通航产业发展抱有乐观的航空界人士,看清通航产业的坑之后,就要避免入坑而不被坑?

  这就是我目前这个阶段所关注的事情,下面依旧提出五个观点。

  第一,进入通航第一步,要有高瞻远瞩的整体战略;

  现在有朋友与我探讨通航产业问题,都知道是个投资洼地,总想问如何进入才能风险最低,同时又可以分享未来的爆发式增长的红利?这种思路的我都建议他们去卖飞机吧,这个最直接,不要囤货,这样就没有风险,不料一查网上,大量淘宝店都在卖飞机了!!!

  显然,卖飞机的路子那根本不是搞通航。

  有志于通航产业的,其实也不一定现在就非得要进入占坑,前面讲了这么多坑,也已经坑了很多人,所以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通航产业战略规划,就不要贸然进坑。通航的整体战略,首先你要搞清楚你想干什么事情?这个事情未来的市场潜力如何?国外有没有成功案例?或者结合中国国情,你的这个事情是不是通航产业范畴?你这个事情成长性如何?竞争对手如何?等等等这一系列战略规划问题需要前期解决!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充满“坑”的中国通航产业 如何入坑而不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