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4 10:21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 作者:通用航空
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包括发展基础、形势要求。系统总结“十三五”通用航空的发展成绩和问题,研判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和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发展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为第四至十章重点任务,从通用航空服务领域多元、特点各异出发,按照“五纵两横”组织框架,明确重点任务。其中,“五纵”包括公益服务、新兴消费、短途运输、无人机应用和传统业态五大重点领域,各章内统一按照“愿景描绘、规章制修、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四个层次,分节确定任务,确保各领域任务精准聚焦、务实落地。“两横”包括基础保障、行业治理两大体系,为任务落实提供有力支撑。第四部分为第十一章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国际交流和督查督办四个方面提出确保规划有效落实的措施办法。 《规划》重点围绕“五大重点领域”、“两大保障体系”确定重点任务。聚焦五大重点领域方面,一是公益服务提能增效。围绕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拓展应急救援场景,打造服务范式,推动安全和质量融合管理,助力民机研制,在空地保障、实训演练、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公益服务能力提升。二是新兴消费扩容提质。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大力支持服务创新,落实安全责任,推动降低成本,精准对接需求,壮大消费群体,推动通用航空大众化发展。三是通航运输连线成网。发挥通用航空“小机型、小航线、小航程”的特点,拓展服务网络,加强安全管理,推动干支通便捷出行,加大机场、时刻、资金等方面保障措施,打通航空运输服务“微循环”。四是无人机广泛应用。坚持包容审慎,支持应用领域创新,在适航、运营、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创新行业管理,加大适航、科研支持力度,推动无人机驱动的低空新经济发展。五是传统作业巩固提升。坚持巩固优势,提升服务广度深度,加强设施保障,健全标准体系,提高作业质量,进一步拓展工农作业新场景。 优化两大支撑体系方面,一是夯实资源保障能力。包括优化空域管理、完善地面保障、优化飞行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创新驱动、培育航空文化等六方面任务。二是持续提升治理能力。包括完善法规体系、优化管理机构、改进治理手段、加强协同互促等四方面任务。 目标突出特色 任务注重协同 6.《规划》的专项特色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主要是体现在发展目标设定、地方发展诉求对接、相关战略规划衔接等方面。 首先,在发展目标设定上,《规划》从安全、规模和服务三个方面科学务实设定发展目标和指标,重点在以下两方面做了专门考虑。一是分类设计指标。包括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其中,安全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需要纳入考核评估的指标,体现出安全底线;其他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主要作为引导性指标,不作为考核评估指标。二是丰富指标类型。除飞行小时、航空器、机场等规模目标外,从发展效果角度设计指标体系、丰富指标类型。规模指标上,对有人机、无人机做了区分,体现规划对无人机新业态发展的引导;服务指标上,根据应急、消费、运输、工农业作业特点,结合相关部委意见,充实和调整了部分指标,意在立体化、多维度展示通航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与地方发展诉求对接上,按照民航局局长冯正霖在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的讲话精神中“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发展需求”要求,《规划》对照重点领域,充分吸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对外发布的通用航空相关规划内容,作为附件,确保充分反映地方政府在通航发展中的诉求。 第三,与相关战略规划协同上,一方面,《规划》加强与《“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衔接;另一方面,《规划》主动对接军民融合、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国家战略,明确相关任务安排,确保行业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去年通用航空军地联合督查相关调研报告中涉及民航局的任务分工,在加快通用机场建设、促进“通用航空+北斗”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规划内容,确保规划全面落实中央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