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打造粤港航空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

时间:2022-02-12 11:05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航空


  珠、港机场深化合作,是推动珠、港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以珠、港合作为核心构建的珠港航空产业合作平台,将使珠海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是将更广泛促进区域合作,全面深化珠、港航空产业合作,通过吸收香港机场先进的管理文化及运营理念,推动业务拓展和文化交流,使航空产业成为珠海参与“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试验田”;二是将更全面推动珠、港航空产业升级,助力珠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此举将有助于带动珠、港两地客流、物流及人才的互联互通,将珠海机场逐渐培育成航空客运区域大型枢纽机场和航空货运“国际—国内”中转型枢纽机场,并进一步巩固香港机场国际航运枢纽地位。
  珠、港机场深化合作,是推动粤港全领域合作发展战略的精准落点。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和横琴自贸区的建设,珠港合作领跑内港合作、粤港合作的愿景已逐步实现。珠、港机场合作作为粤港合作的精准切入点,凭借其示范效应,将全面引领珠、港两地在合作模式创新;两地可协商共建珠、港合作示范区,开办大学园区、香港青年创业园、高新产业园等合作示范平台。后续,还可将珠、港合作示范成果进一步向广佛中江等湾区其他城市推广,实现粤港在科创、产业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全面交流合作。
  打造“经珠港飞”  以桥为“媒”融合发展
  记者:珠、港机场深化合作将如何展开?在打造粤港航空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上做出哪些贡献?
  丘昌贤:未来,珠、港机场合作可分两个层次开展,一是实现珠、港机场优势、资源互补,以增加香港、珠海和大湾区航空枢纽竞争力;二是推动香港和珠海的协同发展,在两地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推动高端产业发展的合作,以丰富合作产业的板块和内容。拓展珠、港机场在客货运、航空产业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加强战略沟通,构建战略互信,促进珠、港航空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粤港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成功案例。
  打造“经珠港飞”国际联程转运项目。将香港机场直飞境外200余个国际目的地的国际航线优势,与珠海机场近90个内地省会及二三线机场航点的内地航线优势进行深度结合,香港机场可以通过珠海机场连接国内航点,珠海机场亦可通过香港机场连接国际航点。“经珠港飞”项目可将内地航点旅客引流至珠海机场,经由港珠澳大桥输送至香港机场,再抵达旅客最终的国际目的地;反之,国际旅客通过香港机场经由港珠澳大桥输送至珠海机场,再抵达国内目的地。整个“经珠港飞”流程,旅客从珠海机场到香港机场全程仅需两个小时的中转衔接,较内地旅客直飞香港再衔接国外航班的平均转机时间3小时更具优势。开通“经珠港飞”服务,珠海机场将实际意义上具备国际航线的延伸服务,预计能吸一大批国内三、四线城市出境游旅客使用珠海机场作为出境游旅游的中转点,还将吸引新的国际旅客通过香港、珠海两场转机进行中国入境航空旅行,这将进一步扩大珠海机场的竞争力。经预测,至2035年该项目将为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带来5,000万人次的增幅,国内三、四线城市航点亦将增加至139个。
  同时,“经珠港飞”项目的落地,对于珠海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使用“经珠港飞”的国际旅客,无论是从海外到内地还是相反路线,通过珠海所带来的流转效应,均可为珠海带来巨大商机。以2023年项目落地为起点,预计截至2035年,“经珠港飞”项目将累计带来1亿人次增量,GDP总和接近1,900亿元,可提供相关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此外,“经珠港飞”项目对大湾区、港珠澳大桥及珠海机场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机场业务合作,创新珠、港两地机场合作模式,实现两场资源整合互补,创新陆空联运模式;二是有利于“用好大桥”,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效能,树立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新基建领域标杆;三是可以为珠海打下国际业务基础,利于开展国际客货联运业务,为珠海机场未来直接开展国际业务做好铺垫。
  创建珠港航空工业园。航空产业作为珠、港两地的共同支柱产业,对于两地在经济创收、产业发展及人才引进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香港航空产业为本地生产总值贡献约330亿美元,占总生产总值10%,创造约33万个岗位;珠海的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贡献53.23亿人民币。目前,珠海亦设有航空产业园,是珠海乃至广东省战略发展重点产业之一,拥有背靠国内庞大的航空产业市场,土地和人力资源均具成本优势的特点。因此,珠、港可凭两地优势开展航空工业方面合作,打造飞机维修保养及改装中心、高价值飞机零部件代工生产中心、高价值区域零部件配送中心、航空产业研究及培训中心,形成对珠海现有航空产业的有效补充,争取发展为覆盖内地市场甚至亚洲的主要航空工业园及配送中心,使得珠、港两地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领域形成进一步的协同效应及互补效应。
  总之,作为湾区内两大机场,珠、港两地应深入推进珠、港机场错位发展、相互引流,发挥“1+1>2”的叠加效应,实现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珠、港机场在客货运、航空产业等领域的合作,亦有助于充分发掘港珠澳大桥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使其充分发挥粤港澳融合发展纽带的战略作用,促进大湾区内资金、人员、物流等生产要素的流通,进而带动大湾区高端要素和产业加快集聚,补齐区域均衡发展的短板,实现打造粤港航空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的目标,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民航报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陈晓兵)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打造粤港航空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