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7 18:56来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
东航正与阿佤人民共同开展乡村振兴事业(东航供图) 2021年11月,来自中国东航不同单位的12个党支部,与临沧市沧源、双江两县的村支部结对,发挥党建力量,为当地乡村振兴持续赋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东航各个支部的党员干部们就纷纷完成对结对村的调研,制定了结对帮扶工作计划,拿出了一份份共建蓝图,目前已有4个支部赴当地开展了帮扶活动。 无论是结对的支部,还是整个企业的宏观层面,中国东航围绕乡村振兴事业的接力,已经在2021全速起跑。面对受疫情影响、民航业复苏仍然不甚明朗的前景,中国东航努力克服自身困难,2021年全年投入帮扶资金4120.8万元,超过2020年,真正做到投入不降、力度不减。东航还帮助当地引入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期货交易所、山西证券公司等社会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并积极开展消费帮扶,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帮扶地区农副产品超过3200万元,其中沧源和双江两县即达2000余万元。 与此同时,由中国东航捐资600万元建设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大学堂”已经在位于中缅边境的沧源县永和国门新村开工建设,并引入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东航—沧源远程教学站”进驻大学堂。这里建成之后,将重点突出教育培训边疆少数民族干部和旅游服务,成为沧源各级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2021年11月,东航又在临沧与相关单位签署协议,计划投入4700余万元,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东航研发中心实施,计划在三年内举办74个专题的81期培训班,为当地培养能持续改变佤山大地面貌的人才。2021年,东航还和教育部启动联合助力沧源、双江两县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行动项目,东航将连续三年每年出资1000万元,为两县教师实施专业教育培训,推动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是东航投入资金最多、花费精力最大的帮扶领域,培训出的这些优秀校长和老师就是为临沧带来持续不断教育发展的力量之源、智慧之源。”中国东航党组副书记、中国东航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唐兵在2021年第一期校长培训班结业仪式上如是说。 而在2021年5月,经中国东航工会、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沧源县医共体总医院共同协商,两地的乡村医疗健康帮扶合作协议也已签署,徐汇区中心医院不仅将通过其互联网“云医院”,为沧源当地群众免费提供多学科的远程诊疗、咨询、阅片和会诊服务,还将为沧源的医疗机构免费开展带教和培训。
上海徐汇云医院沧源服务站将在东航的支持下得到进一步升级(记者钱擘/摄) 2021年4月起,在《东方航空》、《上海航空》、《东方风情》、《东方商旅》和《银燕》等东航的5本机上杂志及东航的“东行记”APP中,“乡村振兴”文旅内容亮相,对云南沧源和双江两地的旅游、农特产品进行宣传推介,累计贡献宣传资源费用1080万元。 乡村振兴的续航接力,永无止步。东航正用“国门大学堂”等一个个教育、医疗帮扶项目,让当地各族群众能够斩断穷根,让“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在佤山大地代代传递。 “东航关心我们,我们非常高兴、非常激动,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也希望你们常来佤山,看看东航帮助下的成果。”佤名“三木嘎”的赵金光,也是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收信老支书之一,他在座谈会上的热情邀请,传递着阿佤人民对东航帮扶事业的点赞心声。
老支书们付上海在“东航之家”座谈交流(东航供图) “我们都是收信人”,这是东航人的承诺与行动。从西南边陲的定点帮扶地区,到千里之外的央企总部,从直接在当地参与帮扶事业,到在远方给予全力支持,从背井离乡驻守当地的东航帮扶干部,到每一位为消费帮扶贡献过一臂之力的东航普通员工,全体东航人正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指示精神持续落实于行动,牢记总书记“富脑袋、富口袋”谆谆教导,持续做好“富代代”工作,在佤山不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各族群众拥抱“边民富、边疆稳”的幸福生活。(记者钱擘 通讯员税宁、宋梦菲、陈伶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