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关系”能进新机场工作?有市民交了20万后中介失联 胶州警方介入调查
时间:2021-08-20 11:09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 作者:航空

况某在朋友圈发布的求职信息
记者从求职者出示的另一份训练证明上看到,青岛脉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组织求职者到青岛新南山航空培训有限公司参加训练。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名求职者参加的是“地勤岗位综合训练”,培训日期从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9月9日,培训内容包括“民航服务、服务用语、服务意识”等。
几名求职者表示,青岛脉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青岛祥豪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日期前后差了20天左右,他们怀疑两家公司之间有关联。记者查询发现,青岛脉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已于7月份注销,但是登记的电话依旧能够打通。8月18日,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对青岛祥豪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不熟悉,但之前确实给他们培训过(人员)。
进展:
执法人员将现场调查
胶州警方介入调查
8月17日下午,记者陪同多名求职者前往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里河市场监督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对情况记录后表示,受理该投诉举报,根据营业执照的相关信息,执法人员将开展现场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依法依规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在7个工作日内给相关投诉举报人答复。
当天下午,记者与求职者们赶到胶州市公安局三里河派出所。民警表示8月16日已经有3名报警人到派出所就此事报警,三位市民反映在求职过程中被骗,接到报警后,警方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对此事受理并开展调查工作。下一步,警方会根据报警人提供的相关信息,尽早把事情查清楚。
延伸:
涉机场类诈骗多发
29人曾被骗480余万
8月18日,记者拨打了青岛国际机场集团的客服电话,接线人员表示,求职者应在官方网站等渠道查询招聘信息。记者从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此前发布的招聘信息中看到,招聘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其他组织及个人假借公司名义的招聘行为与公司无关,提醒广大应聘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记者了解到,青岛几位求职者的遭遇并不是个例,类似的求职诈骗案屡屡上演。一些犯罪嫌疑人“表演”极其逼真,使得受害人难辨真假。犯罪嫌疑人利用求职者急于“找关系”、“走后门”入职的侥幸心理,采取冒充领导、签虚假劳动合同的方式,骗取巨额财产。
今年5月份,随着成都天府机场正式开通运营,三名犯罪嫌疑人冒充“机场主任”在机场办公室搞起了招聘,犯罪嫌疑人对外宣传自己拥有隐秘渠道,求职者交纳约14万元,就可以被安排到机场集团候机楼管理中心或登机桥管理中心的正式职工岗位工作。3个月内共有29名求职者被骗,涉案金额达48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行骗时,犯罪嫌疑人特地挑选机场办公场所、着机场工作人员的制服、佩戴假的工作证件,刻制虚假的公章,结合犯罪嫌疑人自身曾在机场工作过的经历,在行骗过程中模仿正规招聘流程,均使被害者产生了强烈的信任感,致使受害者轻易交纳了十余万元的钱款。
律师:
“一老一少”易被骗
实地考察谨防诈骗
8月18日,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马维永律师表示,求职者在找工作过程中,往往遭遇“黑中介”的坑蒙,其伎俩一般包括:要求拿证件作为抵押或收取押金;要求求职者交“服务费”;在广告中一味宣传高薪酬、待遇优厚,以服装费、培训费各种名目收取费用。因此,求职者如果想通过职业中介找工作的话,一定要选择正规中介求职。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以收集、保留相关证据,通过相关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在求职时多实地考察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不要轻信宣传,多关注用人单位的办公场所营业执照等,最好能与用人单位的员工攀谈,特别是急需找工作的朋友们更要小心各种陷阱,永远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马律师认为,根据之前的维权经历,容易遭遇求职陷阱的主要有两类人,一是老年人,二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一些劳务中介会与骗子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再收取费用,最后编造各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
一些不法用人单位往往利用人们急于求职的心理,打擦边球,侵害求职者权益。但当求职者付出劳动后却以各种理由不兑现、不认账,求职者拿不出相关证据,造成维权困难。马律师在此提醒求职者,一定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日后作为维权的依据。
提醒:
切莫存侥幸心理
谨防求职类骗局
每年毕业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警方提醒步入社会求职的学子和求职者,切莫因为“找关系”、“走后门”入职的侥幸心理,让诈骗分子趁虚而入。针对青岛几位求职者的遭遇,胶州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切莫轻易相信网上的求职信息,需要缴纳大额费用时更要谨慎,如果遇到诈骗行为,及时向警方求助。
据办案民警介绍,一些在校大学生或者刚步入社会的求职者缺少社会经验,一些不法中介正是看准了这一弱点,同时利用他们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到了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名义上给求职者找一家招聘公司,然后该公司又以种种名义推脱。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中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人都找不到了。
此外,在需要支付押金保证金的公司求职时需要格外谨慎,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求职者交钱,承诺交了押金或保证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不法分子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拒绝返还,最后杳无音讯。这需要求职者擦亮眼睛,谨防各种求职“套路”。(来源:半岛新闻)
|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
“托关系”能进新机场工作?有市民交了20万后中介失联 胶州警方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