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郑深两空港货运增速 如何“跑”赢全国?

时间:2021-02-01 19:21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中国航空


  河南航空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乔善勋提出,郑州周边1000公里范围内存在巨大的二、三线城市货运市场。通过发挥带头作用,未来郑州机场将会成为中国中部货运枢纽。


 



郑州机场停机坪上的货运飞机(郑州机场供图)

  打通堵点

  正是改革扬帆时

  在康书霞看来,未来一段时间郑州机场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令人期待。UPS(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已在郑设立中国国内第三大分拨中心,FedEx(联邦快递)也计划于2021年开通郑州航线进而设立区域性分拨中心;顺丰航空已在郑州投放4架运力,开通5条航线,年贡献货量5万吨,下一步将建设专属货站,提升分拨中心规模;中国邮政设立了国际航空邮件处理中心,明确郑州为国际包机基地、邮政航空枢纽口岸和邮政航空运营基地。

  考虑到冷链物流发展潜力将快速释放,结合郑州机场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划,机场在北货运区建设了空侧冷链货站,目前已投用1.4万平方米。2019年底其药品进口口岸资质正式获批,完成了药品货运仓储GDP(药品良好分销规范)认证。东航物流于2020年5月开通了首条到郑州的冷链航班,计划在航空港区建设暂养池和三文鱼加工生产线,进而设立专属货站,打造郑州生鲜港项目。

  航空物流信息化,是今后行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2020年5月8日,民航局正式批复郑州机场航空货运电子试点项目,健全航空货运标准化体系,打造航空货运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数据库。围绕科技创新,郑州机场一直在做有益的尝试。例如,其积极探索智慧货站建设,研发虚拟库位管理系统,使库区操作更加精细化;推广AGV(自动导航的)无人叉车,自动搬运货物,实现了库区管理的现代化。(《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田以丹)

  微点评

  将现代化航空货运网络这张蓝图“绘到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航空货运作为最快速、最稳定、最灵活、最具国际性的现代物流方式,在短时间内迅速“接、保、稳”国内国际供应链,客观上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供应链体系的重组、升级和迭代,深圳、郑州机场都在这方面表现亮眼。从国家战略高度,科学谋划现代化航空货运网络,进行前瞻性布局和系统性搭建,是现阶段乃至今后5年~10年,保障我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的关键性举措。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要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作体系,其中通道是指物流运输线路,枢纽指网络中的重要节点,网络则是由线路和节点共同构成的总体格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自然从运输能力、运输品质等多方面对航空物流“通道+枢纽+网络”三重建设有更高要求。

  在促进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上,除了政策、人才、硬件设施、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需要完善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须要构建与双循环新格局相适应的航空物流体系与框架。这迫切要求民航人转变观念,改变规划和生产组织与运作方式,以国内国际航空物流枢纽机场为支撑,以航线网络、航空运力、保障能力为重点,以高质量、优结构、适规模、快速度、显效益、重安全为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弥补航空货运设施不足的短板,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航空货运网络,最终充分服务我国现代化供应链体系的搭建。

  在枢纽与通道建设的问题上,民航业应尽快扭转航空货运网络大而不强、分散且乱、低水平过度竞争的错误态势,可借鉴地面交通“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发展经验,优先在郑州、深圳等具有极好区位优势和极佳陆地交通网络的枢纽机场,打造一批国家级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使其承担起不同方向的中转集散功能,整体规划、组织协作、系统推进,真正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航空运输最具国际化属性,这决定了现代化航空货运网络结构应当是国际为主、国内为辅。在当前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搭建现代化航空货运网络应务必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发展目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种国际要素集聚和结构优化。航空运输的另一大优势是辐射和外溢效果显著,但自身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我们须将航空物流业当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航空货运设施的布局、运行环境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单纯的航空货运只是一种运输手段,全流程的航空物流解决方案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搭建航空货运网络还要研究供应链国家战略的主要框架、区域布局、突破重点以及推进速度,形成海陆空联动发展的物流体系。(《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郑深两空港货运增速 如何“跑”赢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