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7 18:26来源:36氪 作者:中国通航
![]() 36氪制图(数据来源:亿航公告) ![]() 36氪制图(数据来源:亿航公告) 对于一家仍处于行业早期阶段的科技公司而言,亿航未来少不了费用投入尤其是研发费用投入来提升产品与市场竞争力,但过高的营业费用率也给亿航的利润带来了巨大压力。 好消息是,具体到2019年第四季度,尽管60%的营业费用率相较其他科技公司仍处于超高水平,但亿航当季度实现了经调整净利润(非美国会计通用准则)290万元,同比扭亏。 身处一条巨头与巨头支持的创业公司密集的长跑赛道,亿航需要更强的造血能力才能生存下去。 ![]() 图片来源:亿航《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白皮书》 根据《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白皮书》所列举的亿航与波音、空客、Lilium等公司的产品对比图,在城市空中交通这一赛道,亿航产品率先实现商业化,换句话说,亿航目前能取得的载人级AAV销售成绩,基本建立在竞争对手尚未正式入场的基础上。 未来的市场竞争如何,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或许还无法判断。但可以预见的是,能吸引波音、空客、腾讯、吉利、戴姆勒、谷歌创始人、Uber等各路“势力”入局,城市空中交通这一市场一旦成熟,其竞争激烈程度或许不会低于其他无人机应用市场。 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遇到大疆这样堪称“Bug”的竞争对手后,亿航选择了主动退出,并转向空中无人交通这一尚未成熟的市场。 如今在空中无人交通领域,亿航已经领先竞争对手将产品商业化,但这一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程度上仍将取决于技术、政策的成熟度。亿航只是先上了跑道,长跑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