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第一架“印度版捕食者”无人机坠毁,当地老百姓想拆飞机“救人”

时间:2019-09-18 16:33来源:陶式防务评论 作者:中国航空

 

“尼尚特”无人机

“摔不起”的印度国产无人机

印度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尚不好说,但目前最大障碍就是坠机现象有些严重。

“勇士-1”无人机在2009年首次试飞时,就不幸坠毁,但印度方面仍宣称试飞获得很大成功。随后,修复后的“勇士-1”原型机在2010年恢复试飞,经过一系列飞行试验后,并没有得到印度军方的订单,只能作为技术储备。

此前,印度第一种国产侦察型无人机“尼尚特”也非常悲惨。印度陆军以447万美元的单价购买了四架,很快就全部坠毁。随后,印度陆军又购买了第二批改进型共10架,据称已坠毁了一半。

 

“苍鹭”无人机

目前,印度军队的主力无人机为引进以色列的“苍鹭”,估计进口了50架以上,单价超过1000万美元。该机最大起飞重量1100千克,可以连续飞行30小时,最高时速225千米,可搭载250千克有效载荷。“苍鹭”的以色列自用版可携带武器,但出口型都是非武装的。

“苍鹭”无人机在印度的操作历史比较好,仅坠毁过两三架,可靠性大大优于印度国产型号。印度军方原本计划用“勇士-2”替代进口的“苍鹭”,但从研发进程看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勇士-2”无人机

印度老百姓是无人机的“大敌”

不过,印度无人机坠毁现象,并非都是飞机设计问题。由于缺乏先进无人机操作技术经验,印度人在试验时面对复杂情况,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一些无人机的坠毁,主要原因往往是风力突然变化、地形干扰通信信号、人为误操作等可避免因素。

最令使用者头疼的是,印度多数普通人对无人机的概念几乎为零。一些无人机原本考虑到意外情况,具备一些防坠毁措施,例如自动打开降落伞、设备防冲撞设计等,因此坠机后仍有修复的可能。但是,印度老百姓看到一种“没有驾驶员”的飞机落在地面,往往出于好奇心,会有大批人进行围观甚至动手破坏。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第一架“印度版捕食者”无人机坠毁,当地老百姓想拆飞机“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