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面对空难,人工智能与人类驾驶员谁才能做出更好决策?

时间:2019-05-30 20:33来源:智能时代先导 作者:中国航空

这又回到了之前的话题——在某些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狭义的人工智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计算机的对话必须跟人类彼此的对话相当,这里不对该话题做进一步的展开论述。如 果驾驶舱失速报警说:“皮埃尔 - 塞德里克(Pierre-Cédric)(整个 6 分钟内主要负责机首上扬的副驾驶),你在无视我的警告,飞机正处于失速状态,且一直在下坠,请马上采取正确行动,让机首向下,或换我来控制,予以补救。”那结局将会如何?

读到上文这段话,对于人工智能呈现人类的行为、音调、行事风格的想法,多数人会嗤之以鼻,甚至感到有些吓人、诡异、不自然,认为那不是一台计算机该干的事。正是这种态度而非技术,削弱了人们与人工智能的共生能力,因为人们不想让它跟人有一样的表现。这几乎与起诉特斯拉允许在启用自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全速驾驶所描述的情况一模一样。目前已经 存在或很快就会出现这样的技术,在一定的参数设置内,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更快、更好地做出决定,但前提是人们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一辆全速驶向拥挤的公交车站的自动驾驶汽车,无论它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它有能力停下来,是否能成为允许其全速前进的理由,而依照职业标准或道德标准这是否可以被接受呢? 我们不允许司机拆除和禁用安全气囊,因为在极少数情况下那是致命的。但在目前,即便在结果明显会更糟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允许驾驶员超控,其原因如下:第一,人们还不确定如把法律责任从司机转移至自动驾驶汽车;第二,人们害怕技术做出比人类更好的决定。

如果法航447号航班配备了机载人工智能,可以获取这架飞机的基本信息,它就会知道 32 岁的皮埃尔 - 塞德里克是三个驾驶员中经验最少的。面对高危天气条件,法航447号航班 前面的飞机已经指明了风暴周围的航向,空速管上的冰已经化了,这些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其可以轻松驾驶飞机。

人类和机器的沟通从未面临如此困难的局面。过去,人类和机器的职责界限分明,谁来主导毫无疑问,两者之间从来没有竞争或冲突,因为基于判断来做决定的区域毫无重叠,做决定的往往是人类,机器只是单纯地提供信息,遵照指示。我们人类是最终的权威,因为人类拥有最终的认知优势,机器只是我们有形自我的扩展罢了。现在,它们是我们数字自我的扩展,我们的认知至多也只能与机器相当,在很多狭义层面上,机器的能力甚至远远超出人类的认知。

如果人类和机器共担责任的新模式让你感到吃惊,威胁到了你认为的人类专属的做决定的能力,我们建议你做好准备,因为人类与自动设备的合作将迎来一个更具颠覆性且不可避免的趋势 ——它们可以归自我所有,而现在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面对空难,人工智能与人类驾驶员谁才能做出更好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