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11 22:10来源:8号楼工作室 作者:中国航空
但是我们得反思:为什么取得辉煌当中出现了这个问题?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的时候,祸就埋下了。我们干了很多自己干不了的事,才有这次重大的困难。 很简单的逻辑,你什么都干,那别人干什么?你认为你聪明,实际呢?你必须得信古人的话。这是世界规律,经济规律。因此,我们在盲目扩张,短贷长投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尽管你有一套完整的计划,但是你能力不足,完成不了,问题就出来了。 所以我们得反思,深刻地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聚焦航空主业,健康发展,做我们该做的事,关联度不大的非主业资产要坚定不移的处置掉,这是我们的基本原则。 新浪财经:你从去年7月回归海航至今,觉得什么时候最难? 陈峰:一直挺难的。今年3月份是流动性困难的最高峰,感觉像洪峰一样,但是安然渡过了,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洪峰一过,浪就往下走了。 新浪财经:之前你提过,海航渡过危机之后,还是会回到归隐的状态。去年以来,海航管理层也进行了很多调整,对于接班人,有没有规划? 陈峰:人各有命,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年轻人想想,成长到现在,父母管得了你吗?所以可以给年轻人指导和必要的提醒,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命,千万别把自己的想法和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后代上。 我认为应该做一个明智者,这个世界都是无常的,无时无刻在变化,一切随缘而去,尽自己的力,做自己该做的事。 对于海航的未来,我相信年轻人一定比我做得好。海航的未来要靠在海航事业中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年轻人,不是一个人,尤其需要那些在困难当中历练出来的年轻人来承担的。我对海航的未来充满希望,对海航的年轻人充满希望。 我的责任就给他们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好的制度,好的文化,使他们能够担负起海航“计利当计天下之大利,造福于天下众生”的事业,造福于民众和国家。 。END 。 制作:崔允琰 审校:高欢欢
陈峰,生于1953年,海航董事长,本文为2018年11月14日采访实录。 起落 《财经》:距离上次采访已过一年,这一年海航可谓天翻地覆,你曾说海航总能预知未来,你是否有预见到今时今日海航的境况? 陈峰:当然了,否则海航还能活到现在? 《财经》:海航这三年大起大落,内因和外因,哪一个是主因? 陈峰:这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走出去过程中对宏观形势判断失误,加之自身发展偏离主业,节奏把握不好、严重性估计不足,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内因是主因,我们自身修养不够、欲望太大、速度过快、步伐不稳、偏离主业,把我本来退居二线的都给逼出来了。 《财经》:从创业至今,海航25年来经历了多次危机,这次危机有何不同? 陈峰:航空业是一个风险大、收益薄的重投入行业。1997年非典、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海航发展中遇到很多波折,但总能化危为机。只不过当时海航没那么大,外界并不关注。 这几年海航被中国和世界的各种因素搅在里头。中国在强大,在影响世界格局,海航当了一次出头鸟。 我们去年债务市场还了300多亿,接着又1000亿进去了。但各级政府知道,海航今天问题的性质是流动性困难。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国家伸出了温暖的手。他们像一个大人关注一个小孩,给我们关爱,给我们支持。 《财经》:海航巅峰时的七个产业集团已变成四个,如今变成“两主两辅”,接下来“两辅”会合并还是卖掉? 陈峰:我们今年已经处理了快3000亿资产,还会继续加大处置力度。我们马上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第一批要处置资产的清单,大约十几个。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处置清单。我们的原则是——非主业业务剥离、非健康产业退出。聚焦航空运输主业,非主业坚决不要了。 人就是欲望太大,我们要断掉人的某些欲望。 我们资产处置时间估计比预计的要慢。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好,有些签完协议拿不出钱了。多好的楼,都卖不动。怎么办呢?我也不能降成萝卜白菜价,慢慢卖。 《财经》:这实际是把海航过去多年的扩张推倒重来。一切似乎回到了2015年之前。那到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陈峰:过去的过去了,不过换了一种形式。非主业的东西少了,但主业还是扩大了。这么大的航空规模,在体量上也算是世界500强,也挺大个儿。我们要聚焦,做精、做强航空主业,这是进步,而不是回到过去。而且,我们经历了这么大的苦难化险为夷,在哈佛商学院当案例都可以。 《财经》:一年时间从超级大买家变成超级大卖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陈峰:有关集团去杠杆的指示,我们得心无旁骛的执行。当初买资产是一种需要,现在卖也是一种需要,企业生存的需要。 《财经》:有人评价,海航本质上是没有战略的,除非无限变大也是一种战略。 陈峰:我们原来的战略是以规模为导向,大了以后再在资本市场慢慢做强,这有个步骤问题。只是现在大了以后你先承受不了,必须往回缩。世界总共有20多个大的行业,我们差不多就做了十个。这是不对的。 《财经》:做大、做强和做久之间,怎么选,为什么? 陈峰:做精。至于做久,谁知道它能活多少年?你没死你就命够大了。 《财经》:在你的带领下,海航还会继续变大吗? 陈峰:有可能,但前提是做精。 《财经》:海航千亿债务有多少会在今年到期? 陈峰:我们的流动性在逐步恢复。我们现在59%负债率,等我们资产处置完,负债和资产规模都会减,我判断负债率会降到50%以下。 《财经》:你认为海航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吗? 陈峰:正在逐步过去。一定会过去,一定可以过去,有中央国务院、海南省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还过不去吗? 政商 《财经》:中央领导人多次倡导“亲+清”的政企关系,你如何理解“亲”、“清”二字? 陈峰:亲就是有困难支持你,给你亲人般的支持;清就没有权钱交易。 《财经》:有人评价,海航这三年大起大落,一是宏观环境,一是政商关系。你如何评价海航的政商关系?
陈峰:我理解的政商关系就是“亲、清”关系。政就是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商就是遵纪守法、按章办事。海航发展过程中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而海航跟党走、把企业做好,这就是典型的“亲”、“清”关系。 《财经》:经过这几年,你对中国的营商环境是更乐观还是更悲观了? 陈峰: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野蛮生长、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但怎么可能一直那样?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能不变吗? 面对这样的变化,你还躺着享受、不学习,当然要淘汰。我这几年每天给自己规定功课、每天毛笔手写学习笔记。我就看领导人讲话,其他我都不怎么看。这些年我写了280万字,都可以申请吉尼斯记录了。 海航发展壮大的历程和屡次渡过难关,就是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最生动案例。我们的辉煌因为此,困难后得以再生也因为此。中国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民营企业真在成长中遇到困难,会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帮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财经》:海航、万达、复星、安邦都曾被认为是中国在全球的大买家,但四个企业四种结局,为什么? 陈峰:因果不一样,海航的使命是造福于全社会。我们今年调整是因为我们问题来得晚。 《财经》:你认为什么是符合中国、符合时代的企业家精神? 陈峰:改革、创新、勤俭奋斗,能够跟党走的人。 《财经》:如果可以送一句话给民营企业家们,你会跟他们说什么? 陈峰:好自为之。 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