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纪念中国“飞豹”战机首飞30周年:长剑耿耿倚天外

时间:2018-12-17 16:02来源:看航空 作者:中国航空

 

飞豹战机 摄影:岳书华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飞豹”飞机的型号成功,离不开西飞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矢志坚持,而“飞豹”系列战机的发展,在加速推动我军空中对敌打击力量和体系作战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有力带动了西飞航空关键制造技术的集群式突破和新型战机研发制造水平的飞速提升。

为了提升“飞豹”机群的威慑力和战斗力,从原型机到性能不断飞跃的新型“飞豹”战机,西飞始终在突破局限,不断打通“飞豹”升级之路上的各种关隘。

从“飞豹”研制起步开始,“创新”与“先行”的战略思维就是贯穿整个型号发展历程的主基调。为提升“飞豹”飞机的生产速率和交付质量,早在十多年前,西飞就自筹资金,启动了飞机总装脉动生产线建设,并很快建成,投入上线运行。

新风携轻雷,春来第一声。这是国内第一条集成了飞机柔性制造技术、自动化装配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精益制造及信息化等先进技术的流水式飞机总装配自动化生产线,首开新时期我国航空智能制造的先河,犹如一声春雷,振奋了整个航空制造业。

根据集团要求,中航大学工程学院专门在西飞组织开办了现场培训班,将飞机脉动生产模式向全行业进行推广,有力推动了我国航空制造业加速迈向智能化、精益化发展进程。

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对于航空武器装备维修和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部队用户对飞机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维修保障需求,西飞担当强军、强国、创新使命,积极开展维修保障模式研究,通过统筹公司优势资源、完善运营模式,系统提升军机维修水平,逐步实现从预防维修、大换大修到视情维修、原位维修的技术管理换代。

为保障飞机维修质量和效率,西飞采用脉动式修理模式,对维修过程进行再设计、再优化和再平衡,使“飞豹”维修作业实现按设定节拍加速进行;研制全包围式维修机坞,进一步提高了飞机维修的可达性、安全性;利用综合航电地面试验平台,对修理后机载设备进行装机前地面联试,进一步提升了各系统、各设备间的协调性、匹配性——这一系列努力,都是为了向“飞豹”机群的飞行,提供更加坚强可靠的保障。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纪念中国“飞豹”战机首飞30周年:长剑耿耿倚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