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6 18:54来源:ABC澳洲 作者:中国航空
“一项样本容量为248人的研究显示,人们进行‘旅客通行门试验(passenger gate test)’时视频识别的准确率约为94%至96%,” 德雷福斯博士称,“有些时候这意味着如果你‘不适合于这个系统’,你会被认为是‘有嫌疑的’,但其实可能是系统的‘错误’所致。这对人们来说不公平。”
“政府在采用这类系统时经常会忘记召回机制对公民的重要性。当技术出现错误时,召回和修正问题总被认为是事后需要考虑的。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资源充足的、人工的途径来为无辜的旅客们解决问题。” 所有系统都有“被黑”的风险 德雷福斯博士强调,所有系统都存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过去两年,数据泄露事件不仅发生在澳大利亚,也发生在世界多个国家。你在某一处储存的信息越珍贵,对黑客的诱惑力就越大,他们为得到这些信息所作出的投入也越大。” 她援引今年七月新加坡健康数据库遭黑客攻击一事为例: “新加坡在网络安全方面十分强大,但是其健康数据库就遭遇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有针对性的黑客攻击。不仅民众的信息遭泄露,该国总理的健康信息也泄漏了,” 她说。 德雷福斯博士表示,人们需要做的是向政府发声,表达出我们的担忧。而政府则需要停下来重新考虑让公民和消费者获得控制他们自身数据的权利。 “这当中不仅有隐私方面的风险,也会威胁我们的言论自由。 越多个人化的信息被融合,例如你的面容,就越需要更全面的保护机制,允许人们选择或要求退出。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机制,人们会觉得在自由发表言论,参与社会活动时越来越被封闭起来,这些都是风险。” |
上一篇:全球航企辅助收入超8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