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20 17:46来源:中国航空网 作者:中国航空
航空油料车在给飞机加注燃油,苏倍民站在机翼一侧,观察着货运和航油操作人员的工作。“每个夜班确实事情不少,换机轮,排故障,还有例行的检查维护,特别是在现在暑期旺季,飞机的日利用率比较高,晚上的维护项目也比较多,基本上通宵干活了。”
“摄影最难忘的时候,是在每一个晚班的早晨,天微凉。或者是暴雨过后,晚霞天。机场特别美,或许这是对机务工作的馈赠,因为这样的美景,整个机坪几乎只有机务看得到,因为这些时候,机坪上留下机务的身影最多。” “机务是一个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行业。我想我的照片表达的不仅是这个职业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肩上的责任,更多的是想让社会了解关心到航空安全背后默默付出的这群人。”乘客陆陆续续上了飞机,苏倍民检查货舱门是否关好,又来到机翼下方加燃油的地方仔细检查,随后对轮舱、机尾、发动机等部位再次检查。 “机组你好,拖车已准备好,可以松刹车,我们准备推出”。接到驾驶舱松飞机刹车的反馈后,苏倍民给拖车司机一个手势,飞机在拖车的牵引下缓缓离开停机位。“飞机拖到位,可以启动发动机。”不一会儿这架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便在耳边隆隆作响。 苏倍民走进前起落架,取下起落架安全销和转弯旁通销,并在机头两侧来回的观察发动机的启动情况,待发动机启动到规定参数时,飞行员给苏倍民发动机启动好的反馈。“地面轮档已撤离,发动机启动完毕,再见!”身旁的同事复检了前起落架区域和电源面板区域,随后,苏倍民和他的搭档带着通讯耳机提着轮档向停机位方向走来。 待他们走到机翼区域以外,飞机前起落架等打开,飞行员给了请求滑行的手势,苏倍民高高的举起起落架安全销的“起飞前取消”红色警示飘带,顺着飞机需要滑行的方向给出了放行飞机滑行的手势。苏倍民和同事挥摆者右手,祝旅客旅途愉快,透过客舱玻璃,隐约的可以看到有乘客也在向送飞机的苏倍民他们挥手。 飞机滑出后,苏倍民回到了廊桥下,整理工具,签署短停工作单的最后一项。“飞机推出去的时候,我用耳机连着这个庞然大物,好像我在牵着它在走。从远处看送飞机,遇到天气晴好的时候,这边在推送着飞机,空中起飞着一架飞机,那种景象很震撼。” “我们的工作就像摄影一样,马虎不得,这摄影不用心,手抖了,片子就要不成了。工作不用心,就不是要不成的问题了,涉及到了生命安全。摄影界里面我最佩服我的好朋友李若渔,他是自由摄影师。他靠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赢得了全世界各地旅拍的机会,而且坚持每一日图,到现在已经是两千多天了。” 苏倍民收拾好了工具,看了下下一个任务。“工作中我最佩服聪明的全才,比如我们90后的榜样,凌榕,是为数不多的90后飞机放行工程师,在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努力上进。李若渔和凌榕都是我的榜样,他们坚持做好一件事情。不论是工作还是摄影,坚持并且做好。也可以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这是我的目标,在航线的四年里,从机务实习生到现在的M2维修人员,一直在成长和学习。”
苏倍民所在的班组,是技术公司云南分公司航线维修部一车间谈舰班组。这个班组8个成员,其中4个成员是90后,其余都是80后,在整个车间里是比较年轻的班组。 “我们班组年轻人多,干劲足。”班组长谈舰说道,“平时工作不论从技术还是工作作风都要给年轻人不断的提醒,但他们学起来特别快,也很有想法。老少搭配,也有活力,未来的中坚力量技术骨干就从他们成长而来。 “90后头脑更敏捷,我这个80后有时都跟不上他们的节奏,在维修手册和红线范围内,我尽量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学习和实践。”谈舰的语气里,呈现出了一个班组长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会去思考很多东西,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很有帮助。只是在一些经验和耐心方面,还需要多指导和提醒。” 说到班组管理方面,谈舰道出了心声。“既要保持机务队伍管理的优良传统,又要适应新的形势。工作安排时,要照顾到组员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年轻人劲儿驶大了。车间里有许多针对年轻机务的培训,还有分公司层级的培训,在技能学习方面非常丰富,到了我们班组,主要就是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最难的也在这里,把理论和经验结合,让组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内容,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就要求班组长把工作安排好,还要把组员引导好。” 随着公司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务人才也得到了扩充,许多年轻人加入到了机务队伍当中。苏倍民和他所在的谈舰班组是云南分公司众多班组的一个缩影。班组是机务队伍最小的功能单位,而班组里的每个人是这个班组的细胞。班组里的新老搭配,成熟机务的言传身教,年轻机务的耳濡目染,都是围绕着安全这个核心。 正因为有了许多机务人对所有的安全手册和安全的程序的遵守,对安全这个核心的守护,才有飞机腾空时壮观的景象和气势,也才有了许多人对飞机和机场美景的那份留念。责任和安全,看似简单,需要不断的打造和磨砺。机务人对安全的承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机务人生命的一部分。 一阵雨过后,苏倍民在工间休息时,拿起了手机,拍下了东航机队最美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