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02 15:47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 作者:中国航空
四是有备而飞。在进行预先和直接准备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天气、起降机场、飞机情况、机组水平)对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进行预测、准备。这既是一种技术准备,又是一种心理准备。这种准备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特殊情况出现时对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使飞行员的精神处于适度紧张状态。 树立严谨的飞行作风 对于下降、进近和着陆来说,问题最容易出在对天气、着陆条件的决断和处置上。如果把握不好,带来的第一大恶果是可控飞行撞地,这是全球民航的“第一杀手”;第二大恶果是冲出、偏出跑道或掉到跑道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严格遵守标准程序,创造稳定进近,把握决断条件和随时准备复飞。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守进近着陆标准,条件不具备,绝对不能向下突破DA/DH和MDA/MDH。 正因为如此,民航局今年上半年重点抓工作作风建设,抓偏离管制指令的“五防”。而飞行关键阶段涉及“五防”的内容最多。除了飞错航路航线之外,飞错高度、飞错进离港程序、无线电通信失去联系、滑错路线等,最容易在飞行关键阶段发生。而这些都与飞行作风不严谨的关联性很高。为此,民航局要求,全行业尤其是飞行单位要坚持教育养成与职业养成贯通、严格约束与关心关爱并重、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结合、组织管理与自我管理同步,扎扎实实开展专业技术队伍工作作风建设。 笔者发现,历次修订的《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版本均对飞行关键阶段的运行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飞行的关键阶段,合格证持有人不得要求飞行机组成员完成飞机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工作之外的任何其他工作,飞行机组任何成员也不得承担这些工作。预定厨房供应品,确认旅客的衔接航班,对旅客进行合格证持有人的广告宣传,介绍风景名胜的广播,填写与运行无关的公司报告表、记录表等工作都不是飞机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工作。 在飞行的关键阶段,飞行机组成员不得从事可能分散飞行机组其他成员工作精力,或者可能干扰其他成员正确完成这些工作的活动,机长也不得允许其从事此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进餐、在驾驶舱无关紧要的交谈、在驾驶舱和客舱乘务员无关紧要的通话、阅读与正常飞行无关的刊物等。 在飞行期间,合格证持有人制定的服务程序不得影响客舱乘务员履行安全职责。 在飞行的关键阶段,合格证持有人不得要求客舱机组完成安全所必需的工作之外的任何其他工作,客舱机组任何成员也不得接受这些工作。 保证飞行安全,是从事公共运输飞行员的天职。飞行关键阶段的每一句口令、每一步程序、每一个动作,都与飞行安全息息相关。《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从法规的高度,确保飞行机组、客舱机组有精力、有底气、有能力保证飞行安全。作为保证飞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飞行机组尤其是机长在飞行关键阶段更要不忘初心,抓住关键,谨慎飞行。航家作者:刘清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