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中国大型货运无人机首飞 为何能让老旧运5焕发青春

时间:2017-10-29 19:26来源:未来网 作者:中国通航

 
例如在今年7月份公布的FM-15无人货机。这款大型无人机由帆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改装自我国第一款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B,最大载荷1.5吨,满载航程1000公里,最小起飞距离50到70米,可以起降于国内任何一个通航机场。今年8月,帆美航空与江西某地政府达成合作,获第一年5000万元,3年共2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目前设计方案已完成,样机进入生产阶段,可于明年夏天首飞。
 

 
 
不过,该公司网站上贴出来的FM15图片,却使用了俄罗斯的安-2MS 的照片,安-2MS是安2的大改型,2011年首飞,使用美国霍尼韦尔TPE-331-12涡桨发动机,至今只量产了16架,并没有向中国销售。
 
2017年9月29日,中航天信通航公司的运-5运输机无人化改造项目在新疆石河子山丹湖机场启动。计划对两架运-5运输机进行升级改造,并于明年9月份进行试飞。改造后的无人机主要运用在物流运输领域,可充分利用空域和航线,有人机实现无人化后,将在夜航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前常有人说运-5运输机由于其木质帆布的材质可以当隐身机使用,其实只是夸张玩笑,运-5并不隐身,该机只是机翼主梁后半部分是非金属帆布材料,机身则是全金属半硬壳结构,蒙皮都是金属的,即便是主梁帆布结构的里面,也是大量的金属焊接结构,属于强雷达反射源。所以运-5在空中飞行时,雷达反射信号恐怕会比歼-10这样的第三代战斗机还要强。运-5的优势是低空飞行性能好,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可以依靠超低空飞行躲避敌方地面雷达的探测。
 
 
 
 
将原来由飞行员驾驶的运输机,改造成为无人机,并用于运输领域,这听起来似乎离我们有些遥远,但这真的不是梦。在58年前,中国就做出过这种尝试。

1959年1月31日,新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在空军、航空部门、北京市领导检查机上确实无人,并加锁后,在首都机场自动飞上蓝天、空中遥控各种姿态和一定范围航线飞行,最后安全的自动着陆,实现了中国第一次无人驾驶飞机的成功飞行。北京五号采用一架从苏联进口的安-2运输机为基础改造,图为北京五号的地面遥控设备,无人机飞手采用舵盘式的模拟操纵控制飞机姿态。尽管北京五号采用机电模拟飞行遥控系统,整套无人机更像是一架大型航模,但这是中国人在无人机领域的一次宝贵的尝试。
 

 
 
目前使用运-5B改装的货运无人机则非常现代化,配备了先进的飞控系统和指挥系统,在指控中心即可遥控飞机的自主起降,能够同时控制多架无人机,彻底摆脱了对飞行员的依赖,极大降低了货运成本和无人机操作难度。
 
 
 
 
货运无人机具有惊人的起降能力,例如运5B可在土路田野起降,最短起飞距离只有50米,能作5米高度低空飞行。超短起降距离的优势,能够简易跑道甚至是土坡、草地上起降,解决了高海拔、山区、海岛等难以抵达地区的起降难题。鉴于该机具备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遂行军事运输的潜力很大,特别是在特殊地形下受困人员的临时补给,对高原地区的哨所、远离大陆的海岛进行物资保障。
 
从最早亚马逊宣布启动无人机最后一公里货运计划到现在京东,顺丰纷纷加入,无人机物流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未来将通过构建”大型无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三段式无人空运网,实现物流运输的空运智能化。
 
你好,顺丰快递,你的快递快到了,在家的话请到房顶接收,建议跑快点,飞机马上就到!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大型货运无人机首飞 为何能让老旧运5焕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