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翻译_飞行翻译_民航翻译_蓝天飞行翻译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新闻 > 民用航空 >

中巴军演细节:我军歼11B以1敌2击败巴铁枭龙战机

时间:2017-09-30 09:07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航空

近年来,空军实战化训练的强度超出以往。中国空军持续组织自由空战、突防突击竞赛考核,广泛开展山谷飞行、远海低空超低空、边界条件下实弹打靶等高难课目训练,部队实战能力越来越强。

这种变化被巴方飞行员看在眼里,巴方幻影中队上尉飞行员阿里说:“中方飞行员对飞机的操控、能量运用和态势判断,有了长足的进步,每次过招都是挑战和享受。”

改革转型的一代,敢突破

巴方中校飞行员奥马尔是第四次参加中巴联训,“每一次在一起,他们都有新提高;每一次联训,他们都让人眼前一亮。” 奥马尔坦言,如今从中方飞行员那里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新装备、新训法、新体制,这一代飞行员无疑是幸运的。最近5年来,一批新型装备列装部队,大批新的训法推进实施,而军改更增加了部队训练活力。这样的时代背景使这一代飞行员更富于创造性,这也使得巴方的好做法,很快被借鉴到我们的实际训练中。

    作风大胆泼辣、油门使用频繁、大动作量机动“一杆到位”,这是中方飞行员与巴方飞行员交流后的直观感受。

“小航线着陆”就是一个例子。小航线着陆是飞行员在目视条件下,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以最短时间内着陆,它不仅缩短了飞机再次出动时间,还能有效节省占用航线资源。这其实是一种适应战争的训练方式。

虽然小航线也是中方飞行员的训练课目,但在平时飞行中大多仍以起大航线掌握。由于训练理念不同,中国飞行员在起飞、出航、集合、返航等行动中,规定得很细很具体。

You Fight Like You Train! (像训练一样战斗)”巴方飞行员强调的理念让中方飞行员获益匪浅。

2015年,航空兵某旅推开了日常训练“小航线着陆”,该旅副参谋长刘占坤告诉笔者,现在飞机着陆时间缩短了2/3,这已接近飞机极限性能。

此次联训,我们的收获既有有形的、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无形的,参训官兵更看重后者。中方联训分队临时党委书记顾庆友少将认为:“我们更需要的是训练理念的碰撞,作战思想的激荡,打赢意识的升华!”

“难的就是打破观念的束缚。”航空兵某旅副参谋长王小军告诉笔者,“中巴联训是一块‘试金石’,就像‘照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不足,好比‘就医’可以治疗顽疾。”

锐意求新是这一代年轻飞行员的特质。他们一谈到飞行,眼睛闪闪发光,他们并不忌讳谈论自身的不足,讨论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实战水平。巴方飞行员法西姆说:“他们(中方飞行员)对学习充满渴望,一心想在联训中寻求新的突破口,以提升自己的战术素养和实战能力。”

联训中方分队指挥官王燕崎少将介绍,“自中巴联训开展以来,每一次都有较大的突破。”

参加“雄鹰-Ⅵ”中巴空军联训的战机有9种机型,共计40多架飞机,同一机场组训,课目难度大、起降密度大、对抗强度大。像这样的战役级联训,过去需要原军区空军一级机关组织,如今却由空军驻疆某基地担纲领衔,“基地-旅”体制要素融合、体系集成、顺畅高效的优势彰显。

从2012年起,军队开始推进调整改革,新的组织架构有力促进了部队战斗力提升。空军驻疆某基地司令员刘文起少将说:“指头硬攥紧拳头更强,新体制要求我们积极作为,努力把每个单元、每个要素、每个模块都训强捏合,以达到1+1>2的效益。”

开门练兵的一代,国际范儿

9岁的维吾尔族飞行员尼加提·库尔西是第一次参加中巴联训,联训首日空对地进攻训练中,他同乘巴方幻影战机,成功摧毁目标。演习结束后,尼加提走上讲台,向巴方联训分队指挥官伊姆兰准将汇报了个人的参演体会。

从“开不了口”到“无障碍交流”,年轻一代中国空军飞行员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巴方同行刮目相看。如今,双语指挥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训练,英语水平也成为飞行员评级的要素。飞行员的手机里大多下载有英语学习App。此次,中巴联训指挥员、任务发布官都全程用英语表达,让人印象深刻。

飞行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巴军演细节:我军歼11B以1敌2击败巴铁枭龙战机